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xx高中政治难度上比初中的要高,我们在复习政治的时候就不能仅仅背诵课本,要重视政治试题的练习。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政治下学期单元测试试题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3分1.对下列所反映的封建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A.迷信思想和行为不尽科学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C.世界观就是哲学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2.古今中外,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直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领域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哲学领域的斗争最根本的是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有人说:“金融海啸充分证明: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要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会导致不可知论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4.朱熹认为:理生万物,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体现了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一个民族的进步,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我们要促进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因为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A.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并改造世界B.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规律由人们的悟性规定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8.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美国地震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的确是不可能完成之事;从地震专业角度看,地震的长期预测是可以实现的,这主要基于地震学家对断层历史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上述对地震预报的认识A.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D.属于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观点9.“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能够开启人的智慧④可以决定人们的生活和实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④11.邓小平同志说:“要摸着石头过河”。 邓小平同志又说:“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两句名言体现了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12.世界博览会不是为了商业性的目的,而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展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成就以及发展的前景。世界博览会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哲学。这说明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D.哲学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④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有人感叹:“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15.某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16.

文档评论(0)

WUYH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