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分类鉴赏1-10(教师版).docxVIP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1-10(教师版).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古诗文突破系列 诗歌鉴赏 (突破读懂大难关) 寒山荒野寻隐士——读懂隐逸诗 无边堤柳系离情——读懂送别诗 红笺小字寄相思——读懂闺怨诗 空谷幽兰伴竹开——读懂咏物诗 末世遗民空长叹——读懂遗民诗 晓行夜宿催人老——读懂羁旅诗 驿寄梅花雁传书——读懂怀人诗 春风不度玉门关——读懂边塞诗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懂怀古诗 琴棋书画诗酒茶——读懂闲适诗 寒山荒野寻隐士——读懂隐逸诗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问: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答: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问: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愁倚两三松”描写了诗人在松树之间徘徊的情形,表达了诗人访道士不遇的焦躁不安的心绪和怅然若失的愁情;也侧面折射出诗人对道士的仰慕。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问: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问:作者笔下的景色有何特点?运用什么手法表现出这些特点的? 答:①特点:清幽静谧,富于生机。 ②手法: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时值深秋,山色苍翠;泉水潺潺作响,慢慢流向远方;这两句有声有色。 问: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①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寒山苍翠,秋水缓缓流淌,渡口挂着一轮落日,村子的上空升起 炊烟,一切是那么美好。②隐居生活的闲适愉悦。诗人每天倚杖观景,临风听蝉,饮酒交友,悠游自在。③对友人的真切情谊。裴迪在自己面前醉酒狂歌,足见二人相对坦诚,互相欣赏,无须作态。 高冠谷口招郑鄂①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释:①此诗当为岑参隐居终南山时因拜访友人郑鄂不遇而作。 问: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分析诗中郑鄂的人物形象。 答:①性情高雅、志趣高洁。从 “涧花”、“檐峰”、“鹿群”、“山霭”等超凡脱俗的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得偏僻幽深,是一个高雅出尘的隐者。 ②淡泊宁静、闲适恬淡。“春云”、“暮雨”、“潭树”、“涧花”等意象写出了隐居之地清幽的环境,烘托出郑鄂淡泊宁静、远离凡世的隐者形象。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槎:读chá,指小舟。徙倚:流连不去。 问:请分析诗人山宅环境的特点。 答:诗人山宅环境的特点是荒僻、清幽。山中小径被春草覆盖,山中藤蔓遮蔽这山石,显得环境十分荒僻;山花自落、古柳低垂、山鸟飞散,表现了山宅环境的清幽。 处士卢岵hù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问:试分析这首诗结尾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得满山的荞麦花一片洁白,突出了处士卢岵生活环境的古朴幽静和人品的孤高。 无边堤柳系离情——读懂送别诗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①由眼前情景转为想象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②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问: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答: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