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官制问题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各国的秩禄都是根据职位高低给于不同数量的粮食。楚国以“担”为单位,案、燕等国以“石”为单位,齐、挠等国以“钟’’为单位。高级官吏的律禄一般都在300石以上,最高者为万担、万石、万钟和千万,小官之俸一般为百石、五十石,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按功劳大小评定了二十个爵级,这二十个爵级,也就是官吏的俸禄级.因为秦法规定,凡得爵一级者,如果本人愿意为官者,即可担任官吏,其俸禄标准一岁增加五十担。得爵两级的官吏,年禄增加一百石,这样爵禄各一,官、爵均为二十级。 从最低一级的“公士”开始,岁禄为五十石,到最高一级的“彻侯”,岁禄为一千石,每级的级差为五十石。秦国官爵俸禄等级制的推行.也影响到其他国家,到了战国后期,各国都普遍实行了俸禄等级制。 2021/3/10 授课:XXX 秦汉时期的官制 皇帝 “皇帝”在先秦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词组。是“伟大的上帝”的意思,如“皇帝哀科庶戮之不家,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尚书,吕刑》)正因为“皇帝”是一个词组,所以“皇帝”还可以折开使用。如“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诗经·大雅·皇矣灼秦始皇统—·中国后。改“王”称“帝”,并自称“始皇帝”.于是“皇帝”变成——个词。几千年来一直沿用到明清,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一“种称号。“皇帝”一词确立之后,在语言宁带来一系列变化,如皇帝自称“联”;臣子面陈皇帝称之为“陛下”,自称为“臣”;皇帝的命令称“沼”称“制”,臣子的奏议称“疏”;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皇帝的继承人称“太子”。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母亲称“皇后”等等。 授课:XXX 授课:XXX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中国的官制问题 2021/3/10 授课:XXX 一、中国古代官制的源流 我国古代官制,从夏商周到元明清,经历了萌芽、发展、变革、成熟的过程。 行政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迭迭,层次井然,组成了宝塔式结构;从品阶俸禄到考核用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2021/3/10 授课:XXX 1、夏商周时期的宗法贵族制 (1)国家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家族系统与政权系统合一。氏族首领既是同姓宗族的最高家长,又是政治上的共主,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 (2)、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是君主和贵族议事会。君主有权对贵族任免升降,贵族对有过失的君主也奋进谏的权力 (3)根据家族血缘的亲疏远近,来确定贵族成员政治地位的郭卑高低。君主和贵族官员的任职,都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2021/3/10 授课:XXX 2、封建君主制政体的特征 (1)封建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国君一入手中,皇权至高无上; (2)实行皇位世袭制; (3)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原则是君尊臣卑。 2021/3/10 授课:XXX 3、夏商周时期的官制 A、夏商时代 王居权力顶端 其下权力最大是巫史,世袭。他是神的体现者。巫史的职务是占卜、祭祀,又可以分管其它的事。 文献或甲骨文中提到的义和(掌历法),管册(管记事),守藏史(保管档案),大理 (掌管诉讼),道人(管出使),官师(管教育),师(王的老师),保衡(保护、辅导幼王)都由巫史担任。 2021/3/10 授课:XXX 还有王的家臣,称为臣、尹、宰、闲正等,这些人也参与政事,如管理籍田,传命,出使等。 2021/3/10 授课:XXX B、西周时期的官制 根据《诗经》、《尚书》记载。 一、周初的最高长官——太保、大师 周克商前,周族仍处在氏族社会末期阶段。东征大军是以周为盟长的西方氏族联盟,对处在中原、文化已进到阶级社会的商族的征服。周族主要是姬姓氏族,是这个联盟的核心。其次是姜姓氏族,姬、姜很早就是世婚,由于婚姻的纽带与共同的利害关系,结成这个联盟的主要成分。 除姬、姜两族外,最初共同伐商的,还有庸、蜀、羌、矛、微、卢、彭、濮等8个氏族。周武土称他们为“友邦家君”,并称他们的首长有“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 2021/3/10 授课:XXX A、源于敬老。人类长期发展所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通常是由年老的族人用语言或行动传播给子孙的。人们在实践中,感到这些经验及传播这种经验的人,成了后代可贵的财富,于是在氏族中逐渐形成一种尊敬长老的习俗和制度。 B、周代的太师、太保等官位最为尊荣,其职责实即氏族社会家族中的长老,以其知识经验对嗣位的首领尽保护与监护之责,其后即演成太师、太保之官,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始终保有尊贵的地位。 太师、太保来历与释义 2021/3/10 授课:XXX 西周初年武王崩,成王年幼时,就有年长亲信辅佐、监护,使之长大成材,以便治理国家。《大戴礼记·保博》称:“昔者周成王幼……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又解释说:“保,保其身体;傅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