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件PPT9群体行为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群体行为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群体、群体现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群体人际关系、群体冲突的含义。 2、掌握群体特征、群体形成的阶段、群体的类型、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冲突的类型。 3、了解群体作用、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从众行为、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第一节 群体形成及类型 一、群体特征及作用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两个以上的人组成有共同目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集合体。 (二)群体的特征 1、群体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群体成员间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3、群体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4、群体有共同活动和一致行动的能力。 (三)群体的作用 1、完成组织交给的基本任务。 2、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 群体概述(续) 群体概述(续) 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 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 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 二、群体的形成 (一)群体形成的原因 1、群体是每个人进行社会化和生存的必要条件。 2、群体能够满足人类的众多需要。 (二)群体形成的阶段 1、形成阶段; 2、震荡阶段; 3、规范化阶段; 4、执行任务阶段; 5、中止阶段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续) 另一模型:用于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 群体结构 角色 规范 地位 规模 凝聚力 群体结构 – 角色 群体结构 – 角色(续) 群体规范与霍桑实验 梅奥在1924-1932年间在芝加哥西部电子公司进行了对霍桑效应检验的一系列实验。 研究结论: 工人的行为与情感相关 群体效应(规范)对个体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群体标准(规范)对确定工人个体产出有重要影响 相对与群体标准、情感和安全,金钱在决定工人产出方面的影响很小。 群体规范 群体结构 – 规范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案例 某大学青年教师宿舍的一层,门对门十间房,住了6个系的18名青年教师。这是一个由年龄、地位和收入大致相同者组成的松散生活群体。用电规则 上赫然规定:严禁使用电炉,违者重罚。然而除一间例外都有电炉,而且公开推广了一种偷电方法:在各自门外的电度表进出线间跨接了一马蹄形导线。月末校动力科派人抄录电表时暂时拆去。半年中曾有两间房因忘了拆去被抓住,各罚款30元,大家表示同情。此外相安无事。每到吃饭时小炒大煮,充满欢笑。他们这种行为显然是与正式规范、特别是师德相背离的,但他们的规范是: 群体规范案例 (1)与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大发横财相比,白用一点电微不足道,工资这么低还完成教学任务就够高尚的了。 (2)这年头人际关系第一,谁也犯不着反对别人,更不能去告状。 (3)不与大家一致,要受孤立。 人们对唯一不用电炉者说:“夫子,你真是洁身自好啊!”被问者立感压力,连忙辩解:“不不,我是懒,不爱做饭。”证明他的确没有揭发,算是对群体没有危险的人。 讨论 群体规范与规章制度有何不同? 群体规范对人的约束力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凝聚力 1.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的因素 组织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秘书的关系取决于其办公桌的位置;日久生情) 加入组织的难度。(加入群体越难,则其凝聚力越强。名校学生的凝聚力较一般学校强。) 性别和婚姻。(女性组织的凝聚力较强,未婚成员较多的组织凝聚力较强) 组织规模。(规模越大,则凝聚力越弱) 外部威胁。(当组织受到外部威胁时,凝聚力增加) 以前的成功经验。(成功的历史使组织的凝聚力上升) 组织成员的年龄。(年龄越大,可能组织的凝聚力越小。但也有相反的例证。) 凝聚力与高生产率互为因果。 二者的关系受到组织绩效规范的影响。 群体行为的解释:为什么有些群体比另一些群体更容易成功? 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1) 组织战略 2) 权力结构 3) 正式规范 4) 组织资源 5) 人员挑选过程 6) 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 7) 组织文化 8) 物理工作环境 4 群体互动过程 1) 社会(群体)压力:群体能给予其成员巨大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标准保持一致 2) 参照群体:个体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个体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或者渴望成为一员;个体感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很重要 3) 从众(conformity) :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见下图) 4)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 5) 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 :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倾向 6) 协同效应:生物学术语,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单一物质作用的总和 群体结构 – 规模 群体结构 – 规模 群体结构 – 规模 群体结构 – 规模 社会惰化行为的原因分析: 付出的相等性(“别人都能游手好闲,为什么我不能呢”); 个人责任心的丧失(“

文档评论(0)

cjp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013115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