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共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共 6页第- PAGE #项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卷人(一)(二)(三)(四)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卷人 (一) (二) (三) (四) 得分 0 .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答案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第一部分(1-5小题,共23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 (1)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 wu y 口 (2)他们的燃料已经 gO q ing。 (3)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亍.说更害怕回家 (4)多么j in ch i 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 tern,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 我们费无旁怠▼神 tern, *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 我们费无旁怠▼ 神 精版新 僚原明 雷志文 报予导 引泰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它可阚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 的底部来过。 B.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二 十四小时内即已度过.三十万人。 C.面对扑期注目的案情,办案人员毫不懈怠,努力寻找蛛丝马迹。 D.第一次上讲台,他张皇”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节课都在尴尬中度 过。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8分) (1)《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的句子是 , o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 , o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 夜叩门。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 学期,希望中学七(1)班准备开展以“诗词之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TOC \o 1-5 \h \z 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5分) (1)为了烘托气氛,同学们觉得需要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一则标语。请从下列词 语中选出六个,组成对偶句,作为主题活动的宣传语。 (2分) 传承 培养 诗文 诵读 美彳惠 经典 展示 华夏 (2)为了倡导大家将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班委会发出了倡议。下 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3分) 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A]不仅压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 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古典诗词是智慧的源泉,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 培 养了中国人的胸襟。正如中国文化是一脉传承的, [B]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能 汲取到古典诗词的智慧。古典诗词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持。 [C]无论世界多极 化如何发展,国际情势如何复杂,那一首首绮丽诗篇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 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运筹帷幄、纵横抻阖的中国人都不会失去信心。 ①[A]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1分) ②[B]句中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改 为:(1 分) ③[C]句中有语序不当的毛病,应改 为:(1 分) 6—18 题 37 分) 一.古诗阅读:(6—7小题,共5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 2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4小题(13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 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钳,寻十余里, 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 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共 6页第-2项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共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共 6页第- PAGE #项 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 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 m 6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包蹙(cu)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拎成丸,衣以赭( zhE红褐色)土, 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d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 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 于窝集遇三盗

文档评论(0)

130****1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