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docxVIP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 23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经典版) 第一章、力 一、力 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单位:牛( N )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 1、按按性质分:重力 G、弹力 N、摩 擦力 f 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 阻 力 、 向 心 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 G: 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 竖 直 向 下 。 G=mg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 有关。质量均 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 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 F=k×Δ x 摩擦力 f:阻碍 相对 运动的力, 方向与 相对运动 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 f= μ N (N 不是 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 推力 F 与摩 擦力 f 的关系 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分力 F1、F2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 形,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 1-F 2| ≤F 合≤ F1+F2 2 2 2 F 合 =F1 +F2 + 2F 1F2cosQ 平动平衡: 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 先受力分析, 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如受力在三个以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x 合力 =0 Fy 合力 =0 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 当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是最小 值。 转动平衡: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 。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 M 合力矩 =FL 合力矩 =0 或 M 正力矩 = M 负力矩 第二章、直线运动 一、 运动: 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 2、质点:研究物体比周围空间小得多时,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质点。只有质量,没有形状与大小。 3、位移 s:矢量,方向起点指向终点。表示位置的改变。 路程:标量,质点初位置与末位置的轨迹的长度,表示质点实际运动的长度。 4、时刻: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如 4s,第 4s。 时间: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如 4s 内,第 4s 内。 5、速度 v:矢量,表示运动的快慢。 v=s/t 。1m/s = 3.6 km/h 。大小为 s-t 图中的正切 tgθ。平均速度:变速运动中位移与对应时间之比。 瞬时速度:质点某一瞬间的速度,矢量。大小为速率,标量。 6、加速度 a:矢量,表示速度变化快慢与方向。 a = Δ v/t 。大小为 v-t 图中的正切 tgθ。 a、v 同向时,不管 a 怎么变化, v 一定变大; a、v 反向时,不管 a 怎么变化, v 一定变小。 7、匀速: v 为定值, a=0 。 匀变速: a 为定值。设 v0 方向为正方向, a 为负表示减速, a 为正表示加速。 5、 公式: s 匀速: t 匀变速: 当 v 0=0 时 当 v0=0 、a=g 时( 自由落体 ) vt=v 0+at v t= at v t= gt 2s=v0t+1/2 at 2 s = 1/2 at2 h = 1/2 gt 2 2 vt2-v 02=2as vt2 =2as vt =2gh _ v t v 2 v0 vt 2 _ vt v t v 2 _ v2 t vs 2 v0 vt2 2 v2s vt 2 2 sn –sn-1 t v vt v2s 22 v 2 = at2 2 注意: vs/2 vt/2 2 hn –hn-1 = 2 gt2 二、比例公式:设 v 0=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1、2、 3 n 秒末瞬时速度之比( v t= at ): vt: v 2: v 3: vn=1: 2 : 3 : n 2、1、2、 3 n 秒内位移之比( s = 1/2 at2): st: s2: s3: sn=12: 22 : 3 2: n2 3、第 1、2、3 n 秒内位移之比(Δ sn = sn -sn-1=2n-1 ) Δ st:Δ s2:Δ s3: Δ sn=1: 3: 5 : (2n-1) 4、连续相等位移时的时间之比: t 2s a 第三章、

文档评论(0)

兴创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