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功率平抑控制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伏并网发电的功率平抑控制 光伏并网发电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 , 规模越来越大。但是 , 当光照强烈变化时 , 光伏系统输出功率波动较大 , 会给电网的规划、运行和调动造成困难 , 限制了光伏并网发电的大规模发展。因此 , 本文围绕光伏并网发电功率平抑控制展开研究 , 提出了储能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 以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追踪和并网逆变为基础 , 重点研究了功率平抑控制策略 , 并开展了仿真和实验研究 , 考证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可行、有效。第一 , 针对功率波动的问题 , 提出了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通过剖析比较 , 并网逆变器采用两级功率变换构造 , 前级采用 BOOST电路 , 后级采用电压源型逆变器。并接在逆变器直流母线上的双向 DC/DC 变换器和阀控制铅酸蓄电池 (VRLA)组成储能系统 , 实现对光伏阵列输出功率削峰填谷、平抑的功能。第二 , 研究了光伏发电的并网控制 , 包括最大功率追踪和并网逆变两部分。在综合剖析比较目前各样控制方法的基础上 , 提出了一种改良的 控制方法 , 该控制方法由扰动察看法、二次曲线拟合法和恒电压法组合而成 , 综合了以上三种控制方法的优点 , 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考证。在研究并网逆变控制 时 , 探讨了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及空间矢量 PWM的工程实现方法 , 系统采用电压源型逆变器电流输出控制 , 采用双闭环的控制构造 , 外环控制直流母线电压 , 内环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 , 在与电网电压矢量同步旋转的 d-q 坐标系下 , 对逆变器 输出电流的 d 轴分量和 q 轴分量进行解耦控制 , 还进行了仿真研究。第三 , 研究了并网功率平抑控制的策略。剖析了功率波动对电网的规划、运行和调动可能 造成的危害 , 剖析了储能型光伏并网系统的运行工况 , 提出了并网功率的给定方 法 , 即光伏阵列输出功率进行低通滤波后的值作为参照并网功率 , 还详尽剖析了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双向 DC/DC变换器的控制 , 最后还进行了仿真研究。第四 , 开发了一台双向 DC/DC变换器 , 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控制程序的设计两部分。 结合实验室现有的设施条件 , 搭建了一个实验平台 , 对本文提出的功率平抑控制策略进行了考证。 同主题文章 [1]. 赵玉文 . 我国光伏产业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J]. 太阳能 . 2004.(03) [2]. 赵玉文 . 21 世纪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J]. 中国工程科学 . 2001.(07) [3]. 李宝山 . 共同努力奋斗 复兴光伏产业 [J]. 可重生能源 . 2004.(01) [4]. 昌金铭 , 吴建荣 . 世界光伏产业崛起对我国的启示 [J]. 太阳能 . 2003.(02) [5]. 赵玉文 . 中国光伏产业的问题和对策 [J]. 可重生能源 . 2004.(02) [6]. 傅原 . 光伏产业的阳光企划 [J]. 新材料产业 . 2004.(04) [7]. 本刊编写部 . 全球光伏产业 : 明年春色更暖人 [J]. 太阳能 . 2009.(03) [8]. 吕志新 . 光伏产业的 2008 [J]. 阳光能源 . 2008.(01) [9]. 沈镇平 . 中电电气光伏产业园上海松江动工建设 [J]. 化工时刊 . 2009.(01) [10]. 叶声勇 . 我国光伏产业期待打破瓶颈 [J]. 太阳能 . 2005.(04) 【重点词有关文档搜索】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光伏发电 ; 最大功率追踪 ; 并网逆变 ; 储能系统 ; 功率平抑 【作者有关信息搜索】 : 北京交通大学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葛宝明 ; 邱培春 ;

文档评论(0)

182****07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