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教案.docx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变化届高考地理第一轮 考点知识复习教案 SANY 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HHMHGN# Q—Ob——- 形成 地貌 裂谷、海 洋、 (海岭)(A) ⑻、 (C)、海沟岛弧 巨大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 谷、 、大 西洋中脊 、太平洋 西部岛弧、海沟 山脉、阿尔卑斯山 脉 三、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常形成地貌 褶皱 A 山岭 B向斜 或盆地 C 谷地或陡崖 ①f④岩层由新到老 .主要表现形式 风华产用—_ 、|搬运作用/ . I . 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流 水 侵蚀地貌:沟谷、 ■堆积地貌:冲积扇或洪积扇; ,〃 eJ风蚀地貌: (2)风力作用M 风积地貌: 、 —作用 / 作 用 和 、风蚀洼地 沙垄 浮以致用】“背斜岩层向上隆起,一定形成山脉;向斜岩层向下凹 陷,一定成为谷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四、外力作用的表现 掌提核心有的放矢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考点一褶皱山和断块山 掌提核心有的放矢 【典例导入】1.读“某地地质剖而图”,回答相关问题。 丙古生代晚职监层 古生代早朋)6层 元古代地层 太占代地层 丙 古生代晚职监层 古生代早朋)6层 元古代地层 太占代地层 总滔新生代地层 中生代也层 地质剖而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 是、、o图中,陡崖出现在 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o 【疑难剖析】 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地质构造 褶皱 判断方 法 背斜 向斜 断层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 拱起 岩层一 般向下 弯曲 从岩层的 新老关系 上 中心部分岩层 较老,两翼岩 层较新 中心部 分岩层 较新, 两翼岩 层较老 岩层受力断 裂并沿断裂 面有明显的 相对位移 图示 背斜岩层①U3) 由新到老 构造地 貌 未侵蚀地 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 谷地或 盆地 大断层常形 成裂谷或陡 崖,如东非 大裂谷。断 层一侧上升 的岩块,常 成为块状山 或高地,如 华山、庐 山、泰山, 侵蚀后地 貌 背斜顶部受张 力,常被侵蚀 成谷地 槽挤不侵常山 斜受,被,成岭 向部压易蚀形 另一侧相对 下降的岩 块,常形成 谷地或低 图示地,如渭河 平原、汾河 谷地,沿断 层线常发育 成沟谷,有 时形成泉、 图示 湖泊 【特别提醒】1.背斜与向斜的判别方法 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 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部分岩层老, 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 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 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例如,在下面的4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 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 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 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老新 *— ? ? ■. ? ? ■ , ? * ?? 2.断层的判断方法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 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而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 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考点二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 【典例导入】2. (2011 ?北京文综)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 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地层年龄距今2号图中3 24 25(百万年) 地层年龄 距今2号 图中 3 24 25(百万年) ? 1 () A. B. C. D. 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疑难剖析】1.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 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 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 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 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 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 壁、风蚀洼地、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 区(例:雅丹地 貌)和滨海地区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 形成“V”形谷,使坡面 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 表形态。“红色沙漠”、 “石漠化”等 湿润、半湿润地 区(例:长江三 峡、黄土高原地 表的千沟万壑、 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 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 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 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 岩、白云岩等)分 布地区(例:桂林 山水、路南石 林、瑶琳仙境) 冰川 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 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 (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 芬兰)等

文档评论(0)

130****1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