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外部特征.pptxVIP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已知昆虫的种类有100多万种,约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 昆虫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成虫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3对分节的足,通常还有2对翅。指出其各部分名称。;; 与昆虫容易混淆的节肢动物有: 1. 蛛形纲:蜘蛛、蝎子、蜱螨等。 ; 2. 甲壳纲:虾、螃蟹等。 ; ;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其它类小动物;与昆虫容易混淆的其它类小动物;常见昆虫;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 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 ;单眼;(二)头部的形式;前口式 口器着生于头部的前方, 与身体的纵轴呈一钝角或几乎平行, 这种头式适于捕食动物或其他的昆虫。如虎甲、步甲、草蛉等。 ;后口式 口器向后倾斜, 与身体纵轴成一锐角, 不用时贴在身体的腹面, 这种口器适于刺吸植物或动物的汁液。如蝽蟓、蚜虫、叶蝉等。 ;(三)头部的附器及其构造;雄虫的触角常比雌虫发达,触角是常用的分类特征,其变异后主要依据鞭节的形状确定名称。 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表面上有许多感觉器,具嗅觉和触觉的功能,昆虫借以觅食和寻找配偶。 某些昆虫触角梗节内部充满着一种具听觉作用的感觉细胞,是触角上的特殊感觉器官,称江氏器。;昆虫触角的形状 因昆虫的种类和 雌雄不同而多种 多样。 常见的有 : 1.刚毛状;2.丝状; 3.念珠状;4.锯齿状; 5.栉齿状;6.羽毛状; 7.膝状;8.具芒状; 9.环毛状;10.球杆状; 11.锤状;12.鳃片状; ;2、复眼和单眼;复眼能分辨近距离的物体,感受物体的移动比感受物体的形状更有效。 单眼只能辨别光的强弱和物体距离的远近,不能辨别物体和颜色。 昆虫的视力较差,识别范围仅数米。但对紫外线有较强的感光力,辨别颜色能力与产卵地点、食物有密切联系。对光的适应的表现是昼夜活动规律,即日出性、夜出性及中间型。 ;3、口器; (1)咀嚼式口器 ;蝗虫咀嚼式口器图;咀嚼 式口器;咀嚼式口器危害状: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 1.食叶性: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 2. 卷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 3. 潜叶性:断根或断茎,枯死,吐丝、卷叶、缀叶等。 4. 钻蛀性:钻蛀根、茎、果等。 常见的种类有: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鞘翅目的成虫、幼虫,如天牛、金龟子等;鳞翅目的幼虫,如刺蛾、蓑蛾等;膜翅目的幼虫,如叶蜂等。 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钻蛀性;( 2)刺吸式口器 ; ① 上唇小、成倒三角形,贴于口器基部; ② 下唇延伸为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口针(上颚在外,下颚在内)。 ③ 上、下颚特化为坚硬而细长的口针,上颚口针端部锐利,外侧有倒刺,便于刺入和固定于组织内;下颚口针的内侧面有大、小两个凹槽,并合而形成食物道和唾道。;刺吸式口器;刺吸 式口器;危害状: 1. 失绿斑点:在叶面上形成各种失绿褪色斑点,严重时黄化。 2. 畸形:叶片卷曲、皱缩等。 3. 虫瘿:如榆瘿蚜与桃瘤蚜的危害状。 4. 传播病毒病(如蚜虫、叶蝉、蝽象等) 常见昆虫:蚜、螨、蚧、粉虱、叶蝉、网蝽、木虱、蝉、蜡蝉等。 使用药剂类型:内吸剂、触杀剂、熏蒸剂和生物制剂。;;(3) 锉吸式口器;(4)虹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5. 舐吸式口器 该类口器为家蝇所特有。上下鄂均退化,下 唇特化为短小喙,端部膨大成唇瓣,能吸吮液体或微粒状固体食物。 6. 刮吸式口器:虻等吸血昆虫。 7. 嚼吸式口器:蜜蜂等昆虫兼有咀嚼和吸收两种功能。 ;二、昆虫的胸部及其附器;(一)胸部的基本构造;(二)胸足的构造和类型 ;2. 胸足的类型 胸足的功能是运动,因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特化为许多类型,各具不同形态和功能。;①步行足:在地下跑的步行虫,虽然有翅但已不善于飞翔,为了适应其生活上的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六条腿变得又细又长,跑起路来十分快速,这种足叫做步行足。当然昆虫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还是步行足,它们的外形细长;各节也没发生显著的变化,最适于担负行走的功用,如瓢虫、步行虫、天牛等。;②跳跃足:蝗虫、蟋蟀、蚤蝼、跳甲等昆虫十分善跳;它们的后足腿节膨大,内有发达的肌肉,可以控制胫节的屈伸,产生跳跃行为。捕捉这些昆虫时特别需要手疾眼快,否则它们会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昆虫中的跳高冠军非跳蚤莫属,它们跳跃的高度,可超过其体长100多倍,可以想象,假如人类能够跳过自身身高的100倍,那么,现存的世界跳高记录简直就不足挂齿了。;③捕捉足: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是一类益虫,不吃庄稼,专门靠捕食小动物生活,它们从卵里孵出来就有一对刀状的前足。这种前足的基节延长,腿节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到腿节的槽中,腿节和胫节上还常装备着锐刺,是捕捉猎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