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卷首语】 同学们,你们好!小学的学习旅程即将结束,六年来你已经掌握了 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技能,.相信你一定想告诉自己,也告诉大家: 你是优秀的!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证实自己的实力吧! 一、基础知识大闯关。 (一)选选看(3 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都可以在“乙”部查到的一组字是( ) A、外 友 风 B、飞 电 也 C、追 转 沿 D、了 儿 么 2、下列三组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组( ) A、赞叹不已 高瞻远嘱 口若悬河 一饮而尽 B、耀武扬威 综合利用 娓娓动听 接踵摩肩 C、恍然大误 踉踉跄跄 荡然无存 应接不瑕 D、龇牙咧嘴 千钓一发 呕心沥血 戛然而止 3、下面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苍劲(cang jing ) 供给( gong gei ) 炙烤(zi kao ) B、即使 (ji shi ) 抖擞 (dou shou ) 押解(ya jie ) C、咆哮 (pao xiao ) 低吟 (di yin ) 酥软(su ruan) D、扁舟 (bian zhou) 剥削 (bo xue ) 喷香(pen xiang) (二)填填看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相应的字(4 分) (1) fa : 步( ) ( )木 ( )味 木( ) (2) yi : 压( ) 飘( ) ( )思 利( ) 2、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 分) 蔺相如避着廉颇,( )怕廉颇,( )为了赵国的利益。 ( )邱少云突然跳了起来,( )会影响整个作战计划。 ( )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成绩,( )不能骄傲。 3、“裹”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旁,再查______。“兜”用数笔画查字 典,全字共有____画,第七笔的名称是___________。(2 分) (三)判判看(4 分) (1)《养花》《少年闰土》《只拣儿童多处行》对应的作者是“老舍、鲁迅、 冰心”。( ) (2)《海上日出》《林海》《第一场雪》《景阳岗》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 章。( ) (3)“谁也不能否定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改成反问句应该是“谁能否认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呢”( ) (4)“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暖烘烘的多舒服啊!”这 是比喻句。( ) 第 1 页 共 11 页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四)变变看 1、我们怎么能不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呢(改成陈述句)(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改成反问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听你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6 月 22 日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修改病句)(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大雨把两岸的火都浇灭了。(改成比喻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积累运用大考验 1、根据课文或语境填空。 ①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北宋爱国诗人陆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他对祖国统一的无比渴望;杜甫“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内心的狂喜之情 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3 分) ②“你挑着担,

文档评论(0)

lzw_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