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点.docx

国内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点.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国内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点 ? ? ? ? ? ? ? ? ? ? ? ? ? ? ? ? ? ? ? ? 自主品牌拓展海外现状 在面临合资品牌重重压力之下,自主品牌纷纷寻找海外市场拓展销量。于是,自主品牌开始走出去,从海外并购到海外出口直接销售,或者海外设厂生产汽车,直接提升了全年的整体销量。 据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年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642.90万辆,市场份额为42.32%,同比下降0.83个百分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今年7、8两月,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却始终保持两成以上同比增长。2018年年1-8月,中国汽车出口累计已达到76万辆,同比增加了22.3%。随着中国车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汽车正销往海外。 2018年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整理 国内市场受阻,积极寻找海外市场进行销量突破 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31%,在国内,自主品牌却只微增2%。自主品牌继2016年恢复10%的正增长后,再次实现出口量的大幅提升。其中,奇瑞、江淮、长城、长安、力帆分别位居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出口量前五名。 转移国内激烈竞争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之一,虽然不同的自主品牌车企,热衷海外市场的出发点不一样。其中,不乏有国内市场受阻,积极寻找海外市场进行销量突破的企业。 中国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无论是轿车市场还是SUV市场都属于红海状态,自主品牌的销量大国往往都是汽车市场并不繁荣的区域。不难看出,大多数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出口的都是低端产品,塑造的都是廉价的品牌形象,只能应付最低级的汽车使用。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其实,国内市场的低迷让自主品牌热衷海外市场,但如果国内市场不能做好,海外市场也将成为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塌陷。 无论是日本、德国、韩国还是法国这样的汽车强国,它们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均保持在了50%以上,而在国内,自主品牌的份额却在不断下滑,其中在8月更是下滑到了38%的红线。 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国内市场的低迷,才需要向海外市场要销量。我们的自主品牌车企,即使在2018年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远超行业增幅的发展速度。可以说,相对海外市场,国内市场虽然竞争压力过大,但是年销量在3000万辆左右的基盘下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自主品牌目前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走出去的问题,而是本身产品竞争力的问题,2016年与2017年自主品牌的占有率保持在了45%以上,但背后的原因却是SUV市场的一片红火。已经丢失轿车市场的自主品牌,能否守住不断发力SUV产品的外来者也是一个严肃的现实。 从整个汽车市场的环境来看,自主品牌发力海外市场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一是为转移竞争压力而选择海外发展,二是力求国内与国外市场的双赢,这主要得靠自身的渠道和产品实力。 自主品牌走出去,从宏观来看,是国人走出去发展壮大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汽车增加国家竞争力必须走的一步棋;从微观看,是汽车企业各自发展的需要,国内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受到合资品牌挤压,自主品牌急需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随着中国车企在技术、产品方面的逐步转型升级,他们也在逐渐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而未来在世界舞台与国际巨头同场竞技的情形,也很值得期待。 ? -全文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