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纳米流体粘度变化规律试验.pdf

低浓度纳米流体粘度变化规律试验.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第4期 彭小飞等:低浓度纳米流体粘度变化规律试验 粒子性质、分散剂性质的影响,因此,现有的粘度公 实体积(干体积)要大,粒子数越多,总有效体积增 式仅适用基于理想情况下胶体、悬浮液的公式,不适 大,导致移动阻力增大,粘度亦越大。相应试验结果 用于纳米流体[7~8]。 本文的研究工作从悬浮液粘度变化的机理出 20、50、90nm下的粘度显示了同样的变化趋势。 发,全面分析粘度随纳米颗粒、分散剂、pH值和温 表l不同纳米流体25℃下粘度尺值 度变化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制备粘度小、流动性好的 Tab.1Rvaluesofdifferentnanofluidsat25℃ 纳米流体提供依据,并推导出适合纳米流体粘度的 计算公式。 1纳米流体粘度试验 爱因斯坦经典粘度定律指出,溶液在分散相体 积分数小于10%时为稀溶液,粘度只随分散相体积 分数变化而变化,属于牛顿流体口]。为了考察纳米流 体为牛顿型还是非牛顿型流体,本文选用纳米级的 Cu0、A1203、Cu、Al、A1N、Si02、Ti02和碳包铜 (CuC)粒子,以蒸馏水(DW)为基液,以SDBS(十二 烷基苯磺酸钠)、PEG(聚乙二醇)、Tiron(钛铁试剂) 和异丙醇胺为分散剂,制备了多种纳米流体,它们的 体积分数均在2%之内,属于稀溶液纳米流体。在此 基础上对每种样品都进行了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 测量。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纳米流体的粘度不随剪切 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属于牛顿型流体。 研究纳米流体粘度变化规律时,用恒温油浴调 节样品温度,用旋转粘度计分别测试了不同纳米颗 粒、分散剂、pH值和温度下的纳米流体的粘度,并 计算了无因次量粘度R值(R一等粪黼), 结果显示R值在1.002~1.182之间,未出现明显 增大。 图l不l司粒径纳米流体25.c下粘度R值 Fig.1Rvalueofdifferentdimensionsof 2纳米流体粘度影响因素分析 nanofluidsat25C nano—particles 2.1纳米粒子 2.1.3粒子体积分数 2.1.1粒子种类 相同粒径下,不同粒子体积分数对粘度的影响 不同种类粒子的物化特性不同,在溶液中的存 的原理同上。根据图2所示的试验结果,Cu0一Dw 在状态和分散情况有差异,聚集微团的形状亦不一 纳米流体在分散剂添加量为o.4 g和o.8g情况下, 样。不同形状的纳米粒子所产生的“有效水力体积” 纳米流体的粘度随着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非球形粒子要大于球形粒子,从而导致纳米流 但在极稀浓度(体积分数小于o.1%)下,粘度却有 体的粘度存在差别。相应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可见 所增加趋势,按照经典粘度理论无法解释该现象;当 8种不同粒子的纳米流体表现出不同的粘度特性。 分散剂添加量为1.2g时没有出现低浓度区域粘度 其中以Al、siO。、TiO。粒子溶液粘度较大,而cuO、 增加的现象,是因为此时分散剂添加量过多,其产生 AlN溶液较小。 的絮凝作用已经大于粒子体积分数对粘度的影响, 2.1.2粒子粒径 导致粘度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始终呈增大趋势。 同一体积分数下,颗粒粒径(指平均粒径)越小 2.2分散剂 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距越小,导致粒子间引力位能 分散剂的添加直接影响粒子分散性和溶剂化程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