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题(解析版).docVIP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题(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2020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选择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第1~5题和第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7、9、l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一)必考题(共28分) 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成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 B. 伽利略指出运动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速率一直运动下去 C.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D.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理学发展表明,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成为新物理学思想的基石之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指出运动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 放风筝是有趣的力学平衡实践,如图为某同学放风筝的侧视图,此时风筝恰好处于静止状态,风筝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已知风筝的质量为,轻质细线的张力为,该同学的质量为,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风筝受到的升力为 B. 该同学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 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D. 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该同学和风筝整体的重力,即 【答案】C 【解析】 【详解】AC.风筝受的升力是垂直于风筝平面的,对风筝受力分析, 如图所示,对风筝,其所受的重力 细线中的拉力 因两者相等,故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平衡条件得,风对风筝的作用力F应在风筝的重力G与细线的拉力T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则T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风对风筝的作用力 选项A错误,C正确; BD.对风筝和人应用整体法,因为升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可知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重力之和,为 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左,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D错误。 故选C。 3.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上两个大小相同的物块A和B紧挨着恰好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B的质量是A的质量的2倍。则单独放上B时,其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是( ) A. 0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A、B一起匀速下滑 且 解得 单独放上物体B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故选B。 4. 生物体能够和空气进行交换,所以其含量是固定的,但是当生物体死亡后,停止了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原来生物体中的就得不到补充,会因为衰变逐渐减少,考古学界和地质学界通常通过测量生物体中含量确定古生物体的年代,的半衰期为5730年。现通过测量得知,某生物遗骸中的含量是活体中的,则( ) A. 的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B. 遗骸距今有11460年 C. 衰变的半衰期为5730年,表示每经过5730年,两个原子核中的一个就要发生衰变 D. 升高样品测量环境的的温度将加速的衰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 选项A错误; B.经过一个半衰期,有半数发生衰变,根据 得 所以 年 选项B正确; C.经过一个半衰期,有半数发生衰变,并且这是一个统计规律,是大量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对应的时间,C错误;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5. 在近代物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经典物理实验,比如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卢瑟福的粒子散射等,为了解释实验现象,科学家建立微观世界的物理模型,比如玻尔的氢原子模型等,对下列四幅图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A处可以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绝大多数粒子击中A处荧光屏,C处偶尔能观察到闪光点,比B处要少很多 B. 图乙中要用弧光灯照射锌板一段时间后,验电器的指针才会张开,锌板带正电 C. 图丙中每一能级,对应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一条轨道,其能量值为电子的动能 D. 图丁中因为有三条射线,①、②、③分别是射线、射线和射线,所以同时发生了衰变、衰变和衰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甲图中A处可以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C处能观察到较少闪光点,B处比C处多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