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指南解读抗凝有效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前言 房颤伴随病及并发症 房颤的抗凝治疗 总结 前 言 普通人群的发生率0.77%(30-85岁) 男性多于女性 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相关 40-50岁:0.5% >80岁:7.5% 致死致残主要原因: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脑卒中 2012年房颤分4类 初发 AF 首次发现,不论其有无症状和能否自行复律。 阵发性AF 持续7d,常48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AF 持续7d,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永久性AF 复律失败或复律后24h内又复发的房颤; 对于持续性房颤其持续1年。 2014年房颤分5类 持续7d,常48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AF 持续7d,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永久性AF 房颤已经为患者及其经治医师所接受,从而不考虑节律控制策略的类型 房颤持续时间大于12月 指除外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生物瓣、机械瓣置换或瓣膜休班手术后的房颤患者 阵发性AF 长程持续性AF 非瓣膜疾病相关的房颤 房颤的危险因素以及伴随的心脏疾病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梗、瓣膜病、心衰、肥胖、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心脏外科手术、吸烟、体育锻炼、饮酒、甲状腺功能异常、脉压差的增大、 欧洲血统、家族史以及基因异常、 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厚、 超声提示左室缩短率变短以及左室壁的肥厚、 生化提示BNP及CRP升高 心房颤动的并发症 房颤与栓塞 房颤与心衰 房颤与心肌缺血 房颤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房颤与心衰 心衰与房颤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常同时存在, 互相促进,互为因果。 随心功能恶化房颤的发生率增加,心功能4级患者半数存在房颤,住院的房颤患者中1/3存在心力衰竭 房颤与栓塞 卒中占80%,外周血栓栓塞占20% 卒中: 非瓣膜病房颤卒中是 普通人群的2-7倍 瓣膜病房颤卒中是 普通人群的17倍,非瓣膜病房颤的5倍 外周栓塞:约70%外周栓塞在下肢血管,上肢占15% 肾动脉加内脏血管占15% 房颤与心肌缺血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比例不高(0.6%),但房颤可使冠心病患者缺血加重 ACS患者中新发生房颤4.4-7.5%,且明显增加近期和远期死亡率 房颤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多发生在心功能障碍和室率持续增快的患者 具有可逆性 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由持续或频繁发作的心动过速导致心肌重构、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时根治后心功能和心肌结构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临床上诊断该病主要根据发生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时间顺序,以及有效治疗心动过速后心功能恢复情况来判定。对于本病治疗心动过速是关键,因此对于本病的诊断治疗都要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 房颤的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 急性房颤治疗:1.减慢心室率:静注洋地黄、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可联合应用。安静时60-80次/分,轻微运动不超过100次/分。心衰与低血压者忌用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合并预激综合征禁用洋地黄及钙通道阻断剂。经上述处理多在24-48小时内转复,2.转复窦性心律:药物包括I A类奎尼丁(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已少用)、普鲁卡因胺,IC类普罗帕酮(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应用),III类胺碘酮(安全广谱有效,应用广泛)。电复律:药物无效或已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血压下降等表现时应予以同步电复律。 新近房颤患者转复流程 阵发性房颤常能自行终止,急性发作时处理同急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复律成功与否与其持续时间、左房大小、年龄有关,上述复律药物均可选用,复发机率较高,应给与上述药物预防复发(胺碘酮200mg QD)。电复律前几天应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防复律后复发。 预防栓塞并发症 慢性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较高,存在栓塞史、瓣膜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左心房扩大、冠心病的任何一项,均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新指南:口服华法林从1.5-3.0mg/d起,可按1.0-1.5mg/d逐渐加量至达标。(连续服用4-5天达最大疗效,停药5-7天抗凝作用完全消失。)使INR维持在2.0-3.0(中等强度)之间,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8-2.5之间,并注意定期监测出凝血时间。INR在1.5-2.0卒中风险增加2倍。不宜口服华法林者可予以阿司匹林75-100mg +氯吡格雷75mg QD口服,或阿司匹林75-325mg QD(效果更差),但效果不佳,仅为华法林作用的30-40%,发生严重出血及颅内出血的风险与华法林相似,故仅用于不能应用华法林者。 房颤不超过48小时复律前无需抗凝治疗。 房颤超过48小时

文档评论(0)

blingjingy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