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者.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7)班 陈婉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创办时间:2000年 主办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奖金:500万元 ;历年获奖科学家名单; 吴文俊在数学上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 拓扑学方面,在示性类、示嵌类等领域获得一系列成果,还得到了许多著名的公式,指出了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他还在拓扑不变量、代数流形等问题上有创造性工作。1956年吴文俊因在拓扑学中的示性类和示嵌类方面的卓越成就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获。 数学机械化或机器证明方面,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 袁隆平; 黄昆; 王选:计算机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巧妙地利用数学知识和软、硬件的实践经验,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压缩倍数达到500∶1)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了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使汉字字形复原速度达到700字/秒的领先水平,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来描述笔画的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小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西方在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式(即称为提示信息或控制信息的HINT技术),而王选早8年提出并实现了这一方法,成为世界上使用这一方法的第一人,这一发明成为华光和方正激光照排系统的基石,获得了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王选成为我国获欧洲专利的第一人。二十多年来王选为中国现代印刷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王选是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先驱者。由于贡献杰出,王选1986年获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987和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毕升奖;1990年获陈嘉庚奖;1991年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1996年获王丹萍科学奖;1997年获台湾潘文渊文教基金奖;1999年获香港蒋氏科技成就奖。1993年、1995年及1999年、2000年还分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及首都楷模、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光荣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劳模。 ; 他推动并实现中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发展。 他使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3000亿次以上。 朱镕基总理称赞他是“做大事的人”。…… 他,就是走上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领奖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 ; 王永志: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黄土研究之父——刘东生;吴孟超; 叶笃正;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吴征镒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的概念,认为是一最古老的植物区;还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多系—多期—多域”的理论。多年来专心从事以中国植物为中心的东亚植被和区系研究,潜心研究生物多样性,编著了大量宝贵文献,为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他对中国和世界植物学和其它有关研究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于1999年荣获号称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鉴会纪仿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Internationnal COSMOS Prize 1999),成为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获得该奖的学者。; 从1955年回国至今,闵恩泽的所有工作,都与国家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2007年,他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 王忠诚(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化学家) ;王忠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为中国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中国现在有一万三千多名神经外科医生,三分之一是他的学生。   从一九五四年开始,王忠诚历时十多年,在缺乏基本防护措施的条件下,积累起两万多份病例资料,编写

文档评论(0)

sxah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