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传播疾病概述;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病毒感染: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阴部传染性软疣,艾滋病,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该病部分为支原体感染),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细菌性感染:淋病,软下疳,细菌性阴道炎,腹股沟肉芽肿。;性病概念的变迁;我国性病流行历史;性病的上升速度;STD的主要病原体;性病的传播途径;指有性接触史,临床上出现尿道炎或宫颈炎的症状,但分泌物镜检及培养均未发现淋球菌的一种泌尿生殖道炎症。 该病发病缓慢,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常与淋病合并发生或交叉感染。男女均可发生,但男性多于女性。潜伏期比淋病时间长,一般为1~3周,多在变换性伴侣后发作。 ;病因:由淋球菌以外病原微生物引起,最常见为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感染(如图) 临床特点:男性患者多表现为尿道口刺痒和粘液性分泌物增多;女性患者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和宫颈糜烂;对NGU的临床试验得出其主要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分别占60%和25%(如图);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足量规则治疗 治疗方案 : 美满霉素100mg,2次/d,疗程14天;或四环素0.5g,4次/d,7~21天;或强力霉素100mg,2次/d,7天。 如果患者对上述推荐方案有禁忌证或不能接受时,则可用替代方案:红霉素0.5g,4次/d,>7天;或氧氟沙星0.2g,2次/d,14~21天;或阿奇霉素首次1g,再次0.5g。 ;淋病(gonorrhea)是由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可累及眼、咽、直肠、盆腔等部位,甚至引起血行播散性感染。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可导致多种合并症、后遗症,为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国内外的流行特点;60-70年代,淋病在国外发病率高。70年代发病率下降(得益于对妇女广泛的性病筛查《美》),80-90年代欧州下降很快,在瑞典及德国己不再流行。北美中上层人群发病率似欧洲,低层人群(城市中心及黑人)类似发展中国家。非洲妇女淋病感染2%-20%。 2000年国内报病数较上年下降l6.22%,但仍居首位,影响整个??病的发生率。;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慢性淋病: 急性淋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逐渐转为慢性淋病。 病人表现为,慢性尿道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慢性宫颈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等。 淋菌虽不存在于生殖道的分泌物中,但可长期潜伏在尿道旁腺、前庭大腺或宫颈粘膜腺体深处,作为病灶可引起反复急性发作。;对妊娠、分娩及胎儿的影响;对新生儿的影响;处理原则;治疗;梅 毒 (syphilis);病因;临床表现;二期梅毒:梅毒疹;感染途径;二期梅毒:皮肤梅毒疹;树胶肿(三期梅毒) 额部有两个豌豆大结节,结节上覆较厚的痂,痂下有浅溃疡,病损周围有浅萎缩性瘢痕。两眉间及左眉上方有米粒大到豆大溃疡,溃疡边缘呈现陡峭状,病损周围有浅萎缩性瘢痕。 ;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若胎儿幸存,娩出先天梅毒儿(也称胎传梅毒儿),病情较重。 早期表现有皮肤大疱、皮疹、鼻炎及鼻塞、肝脾肿大等; 晚期先天梅毒多出现在2岁以后,表现为楔状齿、鞍鼻、间质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经性耳聋等,病死率及致残率均明显升高。 ;处理原则;治疗;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e);病 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 好发部位 男性:冠状沟、龟头、包皮、尿道口、肛门附近等 女性:阴唇、阴蒂、子宫颈、阴道、会阴、肛周等 肉眼 疣状颗粒,相互融合呈鸡冠/菜花状团块,软而湿润,淡红/暗红,顶端可有糜烂,触之易出血 潜伏期2周~8个月,平均3个月。 ;图注:尖锐湿疣;病理变化 镜下 表皮呈疣状/乳头状增生,乳头尖锐,上皮脚下延呈上皮瘤样增生; 角质轻度增厚及角化不全; 棘层肥厚,散在/成群的挖空细胞; 挖空细胞体积大,核大居中,深染,可见双核/多核,核周有空晕。 真皮层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处理原则;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传染源:为艾滋病患者及HIV携带者。 传染性最强的是临床无症状而血清HIV抗体阳性的感染者,其HIV分离率最高。无症状的感染者是艾滋病流行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传播途径: 性行为感染 血及血制品传染 针头、医疗器械 母婴垂直传染;病理变化 免疫学损害的表现 淋巴结 早期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生发中心活跃; 随后滤泡的外套层淋巴细胞减少或消失,小血管增生,浆细胞浸润,并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或玻璃样物质沉积; 副皮质区的CD4+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晚期的淋巴结呈现一片荒芜。;病理变化 继发性感染 多发性机会感染、范围广泛,其中以中枢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