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换景 课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移步换景 营造意境 ——作文技巧点拨 一、经典重温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2.(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挡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谿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蹚过中谿水浅的地方,走不太远,就是有名的经石峪,一片大水漫过一亩大小的一个大石坪,光光的石头刻着一部《金刚经》,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磨平了。回到正路,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说巧也巧,我们正好走进一座柏树林,阴森森的,亮了的天又变黑了,好像黄昏提前到了人间,汗不但下去,还觉得身子发冷,无怪乎人把这里叫作柏洞。我们抖擞精神,一气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发现沙石全是赤黄颜色,明白中谿的水为什么黄了。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体验与交流】 1.请细读上面两个语段,用波浪线标出文中出现的景点,用“·”标出文中表现行踪的动词、副词。体会作者运用这种移步换景的手法来行文的好处。 2.比较选文中每一处景点的景物描写语段在详略处理上的不同,思考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3.选文中的景物有何特点,作者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二、技巧提炼 *移步换景学观察 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步伐的移动,眼前的景色也跟着变化,就好像读者沿着游踪,在看一卷画轴徐徐展开,一幅幅摇曳多姿的画面也依次出现在眼前。 1.合理地运用表示游踪的动词、副词,井然有序地呈现游览的景点。 2.变化交代游程的词语,让画面也灵动多姿。 动词与景点地理形势的恰当搭配,会增加动词的多样性,如“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隔篁竹,闻水声”等。 变化行动的主体,会让行程变得趣味无穷。 3.依据中心,详略取舍,疏密有致地展现风景。 4.状物绘景要生动,为主题的表现营造丰富的意境。 三、微型写作 你有没有过旅游或探险的经历:你可曾独自踏上一条陌生的小路,享受着令人神往的新奇?你可曾登上过雄伟秀丽的泰山,感受“一览众山小”的神奇?你可曾到过那风雨烟云的江南,沉醉于苏杭美景的柔媚?你可曾踏足过塞外的草原,感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辽阔?你可曾跋山涉水,亲密接触过野外的生物,欣赏着战胜自己的胜利?总而言之,有没有在旅行或探险中感受自然的魅力与挑战的乐趣? 自拟题目,写写自己的一次出游经历,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再现旅游中的难忘景观。 *

文档评论(0)

文人教参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等为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竞争力,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赋能学生而努力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315014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