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学习心得.doc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学习心得.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学习心得   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学习心得   最近一段时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仔细收听后让人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一句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是的!基层是有大学问的,每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都应该意识到,而且更应该付诸于行动。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描写了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到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和对相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如今他已位高权重,回来时却像一个想家的孩子,一声声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亲切自然拉家常,村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他念念不忘。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近平总书记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很多基本的特点,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饮水思源,拳拳赤子,不论走的多高多远,心中装着百姓,才能不忘根,不忘本。   初到梁家河,艰苦简陋的环境,穷困饥饿和繁重的农活都没有将这位年轻人打败,在磨砺中他虚怀若谷,不忘修身,刻苦学习,脱胎换骨。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范围非常广,从文史哲学到外国名著,甚至美术作品和当地县城文学期刊都是他阅读的涉猎范围。任何时候精神的力量都是不可估量的,难以想象没有书籍,身处逆境的年轻人怎样才能够坚持自我。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实践中也一样,书中写到,在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时,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脚踏实地做实事,亲身调研取真经。正是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让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我认为这一部分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的启迪非常大,从读书到实践,有了知识和真理的充实,才能够更有底气的干事创业。追求真理,就要一往无前,永不松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yimingliq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