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课件2.pptVIP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课件2.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第三单元 议论要言之有据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什么是有据?有据就是要有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明确言之有据的概念。 1.什么是言之有据? 言之有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2)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写作指导 (二)在写作时怎样使用好两种形式的论据? (1)事实可详细写,也可概述;从事实中要能看出道理,再检验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就是名言、格言、理论分析、定理公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 切记: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三) 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 (1)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2)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大家也许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 《论语》里有如下记载: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一个乡的人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说:一个乡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行,最好是一个乡的好人都称赞他,一个乡的坏人都讨厌他。? ???? 请从人性善恶的角度进行构思。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注意:(1)关于“人性善恶”,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 (2)关于“人性善恶”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 (四)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三、小组交流,例文导航 勿以好恶论断之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谛;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然而,当秋风吹来时,它毅然地飘落,告别那个美好的世界,成全来年萌发的草芽……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智选择! 当一个人可以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然而,当他认识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然而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感情的亲疏可以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阻碍你对真理的认识,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若不听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不会因一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若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一败千里,死不瞑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对真理的探求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也不能掺杂上感情,“做学问就是做学问”,陈景润的话也许揭示了这个真理。 自然,人非圣贤,孰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藏灵阁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4135152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南山区美旭的衣橱服饰店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GRW267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