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习题课件.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习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说:“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20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 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 “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 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选自《青年博览》2016年,第9期) 相同点:认为这个男生天真无邪,活泼可爱。不同点:(1)是出乎意料的笑,男生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经验,很特别,也很有趣。(2)是充满疼爱的笑,有欣赏,也有承诺。 14.具体分析“父亲”和“我”的教育方法的特点。 父亲:简单粗暴。孩子几门主课没考好,就用皮带抽,用脚踢。“我”:①耐心细致。男生认为自己的分数应比同桌的高时,给他作出详细的解析。②因势利导(灵活变通)。决定给男生加分时,没有直接给他加分,而是让他重画一幅。③鼓励为主。美术课上两次表扬男生;男生讨分数时,夸他聪明。 1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男生的形象。 ①天真。希望老师开恩,送他5分,下次还给老师。②执着。想尽各种办法向老师讨分数,不成功不罢休。③自尊、自信。和同桌相比,觉得自己画得更好。④谨慎。小心翼翼地关门(叮嘱老师不要告诉其他同学)。⑤迎难而上,勇于改变命运。选择要求数学很好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并成为老板。 16.说说文章结尾处画线句的含义。 老师的某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的,但有可能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17.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打算选择《藤野先生》的片段,把它改编成课本剧,并在班里表演。如果让你参加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策划这次课本剧的表演活动?(主要写清楚活动的组织过程) 提示:主要有编写剧本、招募演员、排练、表演等方面,策划时要注意统筹安排,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如果你是编剧,你打算选择文中的哪一部分进行改编?你想着重表现什么主题? 示例:选择藤野先生给“我”添改讲义那一段,着重表现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等优秀品质。 (3)如果你是演员,让你扮演藤野先生,你觉得应该怎样塑造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示例:热爱学生、热爱医学、毫无民族偏见、工作严谨。 18.【写作借鉴】鲁迅先生写人,很善于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如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衣着“模胡”,这样就把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片段仿写】请你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100字左右) 【例文】修鞋的摊主是一位40岁开外的中年人,他黝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铁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服,一双又黑又大的手上布满了老茧。 *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坟》《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药》《祝福》等具有深远影响。 ◆背景介绍 1902年,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残酷的现实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之建立了深挚的情谊。1926年,鲁迅先生在厦门写下此文,以表达自己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治学严谨及其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同时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疑难探究 1.师:“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恋慕如斯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6120125000023
认证主体深圳市龙华区玄龙信息网络服务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GUQET1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