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分布 视神经乳头范围内无感光细胞,因而落于该处的物像,不能被感受,故称为 Blind Spot。 盲点(Blind Spot) a、两种感光细胞和双极细胞及节细胞形成信 息传递通路不同; b、两种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不同; c、白昼活动的动物只有视锥细胞,夜间活动 的动物只有视杆细胞; d、视杆细胞含有一种感光色素视紫红质,视 锥细胞含有三种感光色素 事实依据: 视杆系统(Rod System): 暗光觉系统(Dark Light Vision System) 视锥系统(cone system): 昼光觉系统(Day Light Vision System)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 视觉二元学说(Duplicity Theory)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视蛋白在光照时发生构象改变诱发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 维生素A不足-夜盲症 (三)视杆系统的 感光换能机制 2、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1)静息电位 (2)感受器电位 视网膜受到光照时原来开放的Na+通道关闭,外段膜内发生超极化,细胞兴奋 (四)、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1.视锥色素 三种视锥色素 三种视锥细胞 2.色觉 颜色视觉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心理现象 (1)三原色学说 Young,Helmholtz 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的光线特别敏 感的三种视锥细胞和相应的三种感光色素 (一)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原因:从亮光处进入暗处视杆细胞中视紫红 质的合成。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原因:从暗处来到亮光处在暗处蓄积起来的 视紫红质在进入亮处时迅速分解。 三、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视野(Visual Field):单眼固定的注视前方一点不 动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白黄蓝红绿 意义 了解视网膜的感光能力 视力(视敏度,Visual Acuity):视觉对物体形态的精细分辨能力。以能识别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 (二)视野和视力 (三)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使两侧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 双眼视物的优点是视觉系统能感知物 体的厚度从而形成立体感觉 双眼视觉和单眼视觉 小结二 1、角膜的折光力最强,但是晶状体可改变折光力使由远到 近的物体仍然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景深由虹膜进行 调节,散射光被色素层吸收。 2、视网膜有两类感光细胞(二元学说),视杆细胞对光的 敏感度高,中央凹具有较高的视敏度而且只含有视锥细 胞并且有颜色分辨能力。 3、视盘(视乳头)不含有感光细胞---生理盲点。 4、视觉信号是光作用于视细胞引起的超极化电位变化。 5、颜色视觉依赖于不同波长光波作用于视网膜,解释色觉 产生的学说(三原色学说和对比色学说),建立在三种 视锥细胞色素和颜色对比神经元的基础上。 6、立体视觉是由物像落在两侧视网膜的对称点造成。 第三节 听觉器官 适宜刺激-- 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振动 空气振动产生疏密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骨链传递至内耳耳蜗,耳蜗毛细胞兴奋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不同频率和组合型式对声音信息进行编码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听觉。 一、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一)外耳(extenal ear)的集音和共鸣腔作用 (二)中耳(middle ear)的传音功能 鼓膜面积和卵园窗膜的面积 55mm2/3.2mm2 压强将增大17倍 听骨链杠杆的长短臂 1.3/1 压力将增大1.3倍,中耳传递过程中的增压效应为22倍 鼓膜和听骨链的增压效应 中耳肌的保护功能(鼓膜张肌、镫骨肌) 咽鼓管的调压功能 声音向内耳的传导:气传导和骨传导 (1) 声音→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 (前庭窗)→内耳。 (2) 声音→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空气振动→圆窗 (蜗窗)→内耳。 (3) 声波振动→颅骨和内耳骨迷路振动→内耳。 蜗顶 蜗管 耳蜗 听神经 二、 内耳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一)耳蜗的结构特点: 耳蜗的结构特点 前庭膜 前庭阶 鼓阶 基底膜 螺旋器 蜗管 盖膜 内毛细胞 盖膜 外毛细胞 听神经 基底膜 神经纤维 听毛 毛细胞 听神经 听神经 * sclera 巩膜 pigmented choro

文档评论(0)

辣皮原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认真用心创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