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现代观念.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从观念上对训诂学进行思考,已有很久的 历史 了。在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尔雅》中,第一篇与第三篇 分别以 “释诂 ”“释训 ”命名。在这里, 诂“ ”与 “训 ”分立,这表明,在作者心目中, “诂 ”与 “训”是 “释 ”的对象, 是作为两个实在对象出现的,并非构成一个术语。这从《尔雅》十九篇均以 “释 ×”为命名方式也可以得到证 明。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 豫部第九》说得更加明确:· “《尔雅 ·释诂》者,释古言也;《释言》者, 释方言也;《释训》者,释双声迭韵连语及单词、重辞与发生助语之辞也。 ” 到了西汉《诗诂训传》中, “诂 ”“训 ”“传 ”三字并立,这是汉代毛亨在继承前人及《尔雅》的基础上所创立 的三种训释方式。 “诂 ”大致为训解古词古义及其他基本词, “训 ”大致是训释连绵词及重言词, 传“ ”是在 “诂 ” 与 “训 ”的基础上阐释诗的内在涵义等。毛亨的 “诂 ”“训 ”“传 ”有两个特点,一是 “诂 ”“训 ”“传 ”的含义及使用, 仍具有词源的特征,二是《周南 关睢· ·诂训传第一》之类名称表明毛亨并未将 “诂 ”“训 ”及 “传 ”作为一个术语 来使用,因此,毛诗中 “诂训 ”并非连用,而是分用。 到了东晋,郭璞在《尔雅 ·序》中说: “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y ǒng ①,h ū ②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 ”郭璞又在《尔雅 ·释诂第一》中第一条下说: “此所以释古今之异言, 通方俗之殊语。 ”这里郭璞已接近于在概括了。 到了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 “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毛以《尔雅》之作,多为释诗,而篇有 《释诂》、《释训》,故依《尔雅》训而为《诗》立传。传者,传通其义也。《尔雅》所释,十有九篇, 犹云诂训者。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释言》则《释 诂》之别。故《尔雅 ·序》篇云: ‘《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 也。 ’然则诂训学,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释亲》已下,皆指体而释其别, 亦是诂训之义,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 ”在这段话中,孔颖达展示了他的概括历程:由 “诂训传 ”概括 为别名 “注解 ”构成了一个术语, 这是一次对学科认识的质的飞跃。 又由 “诂训 ”总括其对象: “通古今之异辞, 辨物之形貌。 ”最后又加以补充道: “故唯言诂训,足总众篇之目。 ”可见,孔颖达在训诂领域中已初步进入 了术的确定及对象的划分领域中,已由具体的对象初步上升为抽象的概括了。可以说,到孔颖达这里,传 统的训诂学观念已形成了。从孔颖达到清代乾嘉学派,这一观念一直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这一训诂学 的传统观念仍然有着极大的影响,支配着许多人的工作实践。 训诂学现代观念的产生,要算是从黄侃先生开始的。 清朝末年,随着反清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学大师章太炎与黄季刚两位先生,在宣传革命思想与参和革命活 动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语言理论的影响。章太炎在《论语言文字之学》一文中说: “合此三者(按:指文 字、训诂、声韵),乃成语言文字之学。此固非童占毕所能尽者。然犹名小学,则以袭用古称,便于指示。 其实当名语言文字之学,方为确切。此种学问,仅艺文志附入六艺。今日言小学者,皆似以此为经学之附 属品。实则小学之用,非专以通经而已。 ”章太炎将 “小学 ”易名为 “语言文字之学 ”,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 标志着语言文字学学科观念的产生。太炎先生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创始者。在学科观念的支配下,太炎先 生撰著了《文始》,这是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我国的第一部语源学专著。 太炎先生撰写《文始》之初,黄侃先生曾参与了条例的拟定(见黄侃《声韵略说》)。

文档评论(0)

rookieDeng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