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报告 第 PAGE \* Arabic 9 页第 PAGE \* Arabic 9 页第 PAGE \* Arabic 9 页 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运营报告 高盛公司 中国汽车生产过热?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增加产量,因为他们被巨大的商机所引诱。但我们担心这种市场增长可能像一种挥发性液体,是不稳定的。国内轿车价格的下降将快于车商制造成本的下降,合资公司的现金流将令人失望。目前汽车生产商如大众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享受的利润高额回报将不会长久。 1.中国汽车销售增长迅速,单车收益率高 中国是世界上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在2002年汽车销售增长达62%。1996年销售50万辆,而2002年达到120万辆。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上是不寻常的,收益率太高了:大众和本田在中国获得了他们最高的收益率,但这是因为中国的高关税和价格保护政策。中国的生产成本比日本、欧洲和美国要高。 2.13亿潜在的顾客——汽车工业的巨大拉动力 面对其他国家市场的需求停滞,汽车工业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因为中国的汽车拥有水平很低,而收入水平增长迅速。中国代表了最大的潜在需求市场。汽车生产商都在迅速增加对中国的投资。 3.持续增长的市场是不确定的,投资风险很高 许多国外公司疯狂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但仅仅是发现令人失望的回报。汽车工业投资能够证明,过分的乐观加大了市场风险。实际GDP和收入增长速度还没有明确,金融系统面临着挑战,政府借债依旧增长。这意味着增长的道路是不平坦的。 4.产能过剩是真正的威胁,价格下降太快,资金回收难 我们认为汽车产量极可能超过需求。WTO的加入,关税的降低以及竞争都会使价格下降。高额成本(由于较高的管理费用,投资成本,劣质的钢材及零部件质量而造成)不会以同样速度下降。当地生产商可以抄袭设计,尤其是汽车零部件。政府对汽车工业政策的持续影响及资本控制将使股东很难获得满意的现金流量。 5.投资者不能长期把中国作为支持回报的地区 汽车工业对中国的全部计划投资是惊人的(宣布超过60亿欧元的投资和超过200万辆的新增产量)。管理者的乐观情绪是明显的。对公司中国利润的预期是很多公司实现利润目标的关键(在大众公司税前利润中的20%来源于中国)。但我们建议投资者对这些目标持谨慎态度。我们认为中国市场存在很大风险,它会迅速回落到正常的汽车工业水平。我们认为,1990年汽车工业对拉丁美洲的投资将提供先例。 目 录 一、前言:中国汽车生产过热?……………………………………………..1 二、汽车生产商涌入中国……………………………………………………..3 三、中国轿车市场可能并不像所说的那样具有吸引力……………………..6 四、宏观经济的增长有可能不能达到预期…………………………………..8 五、产能过剩威胁中国……………………………………………………….17 六、竞争及关税的降低将导致汽车价格的下降…………………………….21 七、政府对汽车工业的影响可能持续下去………………………………….23 八、中国的汽车高利润源于高价格而不是低成本………………………….26 九、中国会重复巴西汽车工业的道路吗?………………………………….29 十、对中国轿车生产者的重点指南………………………………………….30 一、前言:中国汽车生产过热? 中国的轿车市场已达到狂热的程度。中国的汽车市场增长迅速,大的生产商获得了极高的利润,增长空前。而其他生产者也想分一杯羹,加大了生产计划。 但是我们恐怕这种过分高估会被证明是错误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份详细的与中国到处迷漫的对汽车业前景看好的观点相反的报告。 1.数十亿的新资本投入;13亿顾客是一个强大的需求群体 在2003年,汽车厂商如果没有对中国市场增长雄心的大胆声明,那么他们对投资者的陈述将是不完全的。数十亿的资本将要注入中国以增加产量,期待将来的高额回报。不考虑中国轿车市场比西班牙还要小的事实,中国的13亿人口使中国成为最大的潜在市场。 2.历史会在中国重演吗? 中国对国际贸易已经保持了很多世纪的吸引力。如果把上几个月前汽车生产商的声明同几个世纪前他们所做的声明相比较,我们会观察到它们是惊人的相似。美国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格,代表纺织工业在1890年声明:“所有的欧洲人都在中国掠夺,如果我们不在东方建立自己的体系,那么我们赖以积聚未来财富的巨大商机,以及在这个巨大的国度里找到对我们来说足够大的市场的希望,实际上将会永远对我们关闭。” 2003年在底特律,尼桑CEO卡洛斯·高森声明:“如果我们进入中国市场,然而我们对中国的预期是错误的,那么每个人都会是错误的,在竞争中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优势。但如果我们不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继续发展,那么我们将错过极好的机会。” 或许中国市场的增长会因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