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灾浅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选文档 . 文档仅供参考 -1 - 1954年淮河流域水灾浅析 1研究区概况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之间,地跨X、X、 X、X、X5省,东西长约700km,南北宽约400km,流域面 积为27万km2[1]。淮河流域地处东亚季风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气候过 渡地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83 mm,降雨量50%?80%,集中在6?9 月,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雨量多达枯水年的5倍;地域内天气 系统多样;降雨时空分布也不均,北部沿黄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为 600?700 mm,南部及西部山区平均年降雨量为900?1 400 mm[2]。同 时,由于淮河上游流域地势高,落差大,降水下泄快;中游平原广阔、 地势低平,落差小,水流缓慢,造成洼地易涝面积广;加之历史上黄 河长期夺淮,使其河床逐渐淤高,断面狭小,入河口普遍淤浅,水流 不畅,甚至淤积改道,导致淮河下游没有独立的入海通道[3]。这些特 点使得淮河流域成为一个水旱灾害一再发生的地区。特别是中上游的 集中强降水极易导致洪涝灾害的产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淮河 流域先后经历了 1930、1950、1954、1991、202X年及202X年的洪涝 灾害,本文以1954年淮河灾害为例,搜集了自7月到8月淮河干流 王家坝、怀远、X等站点的洪峰流量、集水面积等资料,探讨分析 淮河流域水灾的根本情况。 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淮河流域更是水旱灾害泛滥地 区。长期以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4]。而1954年7-8 月淮河流域出现的暴雨是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治洪暴雨,给淮流 优选文档 . -2 - 域造成了严峻的洪涝灾害。 图i淮河水系 2治洪暴雨的天气型分析 1954年夏季开始较迟,西风环流北退的时间约迟一个月。江淮流 域梅雨季节比往年要早一个月即5月份江淮流域开始进入梅雨期。7 月北半球上空环流形势异常,亚欧地区高空槽、脊系统连续出现在某 些特定地区,较为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地面锋带、气旋路径以及降 雨带有集中和稳定的趋势。此时,鄂霍次克海至贝加尔湖附近存在一 个稳定的堵塞高压,其南侧有一切断低压,北方冷空气得以不断向南 侵袭。同时,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位于沿江地区,脊线在北 炜22度附近,东南季风势力弱;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暖湿气流 来势强劲,流域上空水汽含量丰沛,且大气层又极不稳定,易引起大 暴雨的不断产生。致使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和来自低炜度暖湿空气 优选文档 . -3 - 一再交绥于淮河流域,使得该地区得以长时间地维持阴雨天气,降雨 从5月开始,6月相继出现大雨和暴雨,至7月连续发生5次大暴雨。 暴雨中心在淠河上游、X、王家坝至正阳关一带。由于暴雨发生次 数多,覆盖面积广,雨期连续时间长,淮河流域发生了 20世纪以来 最严峻的一次水灾。尽管淮河于支流在解放后得到初步治理,这次洪 水仍给淮河流域带来了严峻的灾难。 3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1954年汛期淮河流域连续性强降水天气始于7月1日,到7月 31日集中性强降雨告一段落,期间经历了 5次暴雨天气过程,分别 出现在7月1-6日、7-14日、15-18日、19-22日及26-31日(表1)。 全流域共有4处暴雨中心:一是淠河上游吴店至前畈一带,最高降水 量出现在吴店mm;二是沙颖河支流汾泉河临泉一带,中心雨 量mm;三是以X、X为中心的高值区,中心雨量963mm; 四是沿淮河干流王家坝至正阳关一带,其中王家坝雨量为mm。 由于降水根本出现在淮河流域的干支流上且降水量集中〔如王家坝三 日降水量达mm),致使淮河流域的洪峰流量明显增加,为淮河 流域的洪涝灾害埋下隐患。 优选文档 . -4 - 表1 1954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 起止时间和过程类型 影响范围和强度 7月1日-6日暴雨 暴雨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大别山区,降水 量超过300mm,另一暴雨中心出现在X、 蒙城、淮阴一带。 7月7日-14日暴雨 主要分布在正阳关以上地域,局部降水超过 200mm,其中,沙颍河中下游出现暴雨中心。 7月15日-18日暴雨 淮河流域降水量一般在100--200mm,其中暴 雨中心出现在X、X、临泉、舞阳、淮 安等地区。 7月19日-22日暴雨 雨区普及淮河全流域,暴雨中心在安黴、江 苏北部局布地区。 7月26-日-31日局部暴雨 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潢河、灌河中下游及皖 北、苏北平原一带 4 1954年汛期淮河流域水情分析 依据1954年淮河流域治洪暴雨的雨情特征,系统较为稳定,降 水比较集中,流域干支流同时来水,造成淮河全流域严峻的洪涝灾害。 7月淮河上游干流和支流洪峰起伏次数较多,最大洪峰流量出现 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洪水的主要来源为淮河上游,南支潢河、 白露河、史河等支流,北支红汝河、沙颍河中下游及淮河干流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xing0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付费阅读完整版再决定购买,谢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