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人民版历史必修一1.3 1.4 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ppt

四川省大英县育才中学人民版历史必修一1.3 1.4 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作用 ①监察官员,规范执政,有积极作用。 ②为皇权服务,局限性大。 四、古代的选官制度 1、世官制 贵族世袭,依血统、门第 西周以来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 2、察举制(地方官员向中央推荐,由中央任用) 汉武帝时:开创察举制    (依德行、才能) 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      (依门第)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3、科举制 (考试选官) ①创立和发展 隋: 开创 唐宋:发展 隋炀帝 杨广 唐 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 *“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后有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唐 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增加录取人数 玄宗:高官主持考试成定制  *乡试——省试——殿试  *殿试成定制,且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  *实行糊名法、誊录制、锁院制等  *大大增加录取名额 宋 3、科举制 (考试选官) ①创立和发展 隋: 开创 唐宋:发展 明清:八股取士 **明清:八股取士 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 形式:只用八种文体,因袭古    人思想,不得有创新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 清末: 1898年戊戌变法中废八股 1905年废科举,开始推行近代教育体系 明清科举考试 Ⅰ、院试:州府举行,通过为秀才 Ⅱ、乡试:省城举行,通过为举人,有做官和参加下一级考试资格 Ⅲ、会试和殿试:在北京举行。 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的第二年二月考,通过为贡生,可参加皇帝主持的4月殿试。 殿试只考策问,题目皇帝选定或亲自拟定。出榜分为三甲,泛称进士。一甲赐进士及第,只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 清代科举殿试场所 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科金榜 ②作用: A、明清以前(前期)积极作用明显 *有利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有利提高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 *有利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读书学习风气的浓厚; *影响深远(欧洲文官制度\现今高考制度)   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孙中山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 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 B、明清以来(后期)消极作用明显: * 思想文化专制,适应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 缺乏创新,压制思想人才,导致近代落后; * “学而优则仕”思想浓厚,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五、地方行政制度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1、秦:郡县制 <郡、县、乡、里、亭> * * 第三、四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法令出一(皇帝制) 1、确立于秦始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绾……等皆曰:“……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制曰:“可。”   材料二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四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请回答: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其本质。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本质:君主专制 一、法令出一(皇帝制) 1、确立于秦始皇 2、特点: *皇权至上 *独断、随意 君主专制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

文档评论(0)

缤纷生活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2000055000022
认证主体深圳市宸艺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CDT06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