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的关键在于,人们不受任何框架、模式的约束,突破、跳出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方法创造更美好的东西。可以说,求异就是使“圆变方、纵变横,平面变立体,飞机入水,船上天……” 大家日常所说的“出奇制胜”,就是种求异思维。在工业或商业竞争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决。例如,可当帽子用的雨伞,分脚趾的袜子,别出心裁的文化衫,冷冻室在下方的冰箱等,都是求异的结果。 (例:“观礼潜望镜” ) 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一种或然性极大的逻辑思维方式,是在发明创造活动中,人们能够通过类比已有事物开启创造未知事物的发明思路,其中隐含有触类旁通的涵义。 发明创造中的类比思维不受通常的推理模式的束缚、具有很大灵活性和多样性。常见的类比思维形式有: 形式类比 功能类比 幻想类比 …… 综合思维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两个或更多的人拉一辆车或划一条船,尽管各人用力的方向不同,但车或船往往能向正确的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前进。在发明创造中,同样可以把几个不同的主意重新组合起来,以便解决某个难题或完成某件作品.这就是综合思维,又称集中思维。通常所讲的“诸葛亮会议”、“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等就是这个道理。 (例:新型防盗门锁 ) 发散思维 通常人们考虑问题,由起点(提出问题)到终点(解决问题)总喜欢按一条思路进行,走不通就停住,也许换个思路,从多个不同角度去考虑,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这种围绕一个问题,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沿不同方向去思考、探索,寻求解决途径,由一点到多点的思维形式就是发散思维。 发明活动中发散思维的常用操作方式有以下三类:材料发散、功能扩散、形态扩散 发散思维 材料发散:以某种材料为基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并对材料的各种专用特性进行研究、改进,达到要求的目标,如纸可写字、包装、制作玩具、引火等。 功能扩散: 以某种事物(品)功能为扩散中心,设想这种功能的其他用途。如灯可以发热、发光、取暖、烘烤、印相、发信号等。 形态扩散: 以某种事物形态(颜色、形状、声音、气味等)为扩散中心设想出能被利用的各种可能性。如钉子可钉木板(把两种材料连结,挂物,体)、钉墙面(水泥钉)、钉塑料(热固化材料,补洞等用)、钉鞋(防滑)、做钉耙(工具)等。 创新思维与方法 2013年4月 主要内容: 一些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 尤其有关专利的概念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问题探讨 青少年科技创新与专利 评委的视点 一些共性问题、典型案例 创新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常见的创新思维方式 创新方法:比创新更重要 常用的发明创造方法 一些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 知识产权定义 知识产权特点 知识产权主要国际公约 我国知识产权主要立法 知识产权定义 狭义的知识产权(世贸定义) : 版权与邻接权(传播者权) 商标权 专利权 地理标志权 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权 未披露过的信息权 Know-How 商业秘密 禁止不正当竞争权 广义的知识产权:一切人类创作的智力成果 知识产权特点 无形财产权 专有性 地域性 时间性 可复制性 知识产权主要国际公约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886年),我国1992年加入(1971年文本); 《世界版权公约》(1952年),我国1992年加入;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公约》(“罗马公约”1952年),我国1992年加入;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3年),我国1985年加入(1979年文本);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凡加入世贸必须遵守的一个分协议)。 我国知识产权主要立法 《商标法》(1982年) 《专利法》(1984年) 《技术合同法》(1987年) 《著作权法》(1990年)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1年) 《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1992年) 《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 专利 专利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的实质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三性) 专利申请与授权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问题探讨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宗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主题:体验、创新、成长。 注重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基本能力的培养。 倡导青少年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究身边的科学问题。 鼓励和发掘青少年中质朴的原始创新意识。 强调和提倡青少年去主动发现、自主研究、自主创新。 青少年科技创新与专利 三性并不完全是硬性要求: 新颖性:相对要求,但高等级奖项则是必要条件。 创造性:重点要求,强调具有科技含

文档评论(0)

sxjcty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