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doc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 PAGE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相应政策研究概要 2010年第12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 20lONo-12 文章编号:1000一7695(2010J12一0029一04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剖析及相应政策研究 何爽,谢富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200052 纲要:产学研合作关于我国成立和完美技术创新系统有侧重要的意义。依照科 技部供应的科技统计数据,对最近几年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整体水平进行研究,剖析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要点词:产学研;技术合同;科技经费 中囝分类号:眈04文件表记码:A 中国固然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因为长久处于家产链低端环节,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耗费矿产资源、大举损坏生态环境和利用基层劳工低收入的道路。这类发展模式此刻已经走到终点,难以连续下去。经过自主创新,加速家产构造调整,改变经济增添方式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鸣。我国科研资源很大一块配置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作为创新主体的公司其研发资源又极为分别,所以怎样充足调换和运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经过产学研合作实现中心技术打破、带动家产构造升级就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可是我国产学研合作长久以来发展其实不尽善尽美,与社会希望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剖析 1.1产学研合作快速发展,但整体收效不足 我国产学研合作最近几年来不停快速发展。跟着经济实力的 增强和对技术需求的 加大,公司对高校的资助也愈来愈多(图1。高校从公司获取的科技经费稳步爬升,由1998年的36.8亿元增添到20cr7年的219.2亿元。2007年高校科技经费总数约为612.7亿元,公司供应的资本约占35.8%。 载骆玑韞槳聹紗轡閥酝镗賤鈾皑穎。 豬貢坝擴帐猪長辉禄囈劑鋯蘄将狭。 降,2003年才开始恢复,2005年达到最高数额 360.6亿元,但相对份额此时已经只占 30.8%了。2006年绝对数值又出现大幅下滑,只有206亿元,2007年恢复到231.7亿元,2008年再度增添到263.9亿元,但相对份额只有12%了。 自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输出相对份额在2000年从前向来比较高,其实不可以说明那时候产学研合作就特别好,而是从前国内公司研发实力太差,要么从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取所需技术,要么就从外国引进技术。跟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司实力的增强,国内公司愈来愈重视技术开发,研发投入也大大增强。而高校多年来为公司培育了大量的毕业生,公司的研发人员彳导以快速增添,技术实力增强,进而公司之间的技术贸易也快速增添,逐渐成为了创新的主体。所以,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输出相对份额降落是能够理解的,也是应当的。可是,公司技术购买快速增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却出现大幅颠簸,这显示出产学研合作的整体收效还有相当不足的地方。 1.2产学研合作渠道增添,但学研方成就转变率较低 因为我国公司从前技术力量较弱,高校科技成就最先以自己转变为主,由此致使高校校办家产快速发展,产生了以北大方正、清华紫光、清华同方、东软等为代表的一大量著名的高新技术公司,开发了诸如方正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第一版系统、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测系统、中南大学炭/炭飞机刹车片、东软医疗cT及嵌入式软件、华工工业用激光切 收稿日期:2009—12一09,修回日期:2010一03一lO跞吨骧让频郑绀鲻皸赵飒驮缈缔慣。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刨新式国家建设的RD资源配置研究”(08BJY033万方数据 何爽等: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剖析及相应政策研究 割机等重要项目,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填充了我国一些生产领域的空白。¨- 为加速科技成就转变,增强与公司的联系与交流,各高校逐渐创立了技术转移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在1999年领先成立了技术成就中心,以后各高校也纷繁成立各自的技术转移中心,对高校的技术成就转变起了踊跃的作用。 图2高校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 (单位:亿元 上世纪90年月初到2000年,高校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稳步增添,2000年达到110.5亿元。随后几年固然有所颠簸,可是依旧保持较高水平,2008年达到在“6.55亿元(见图2。 滠殡綏呙羨棟檁貧宪异觋鸛纲质刍。 为了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成就转变的便利,孵化高科技公司,参照外国经验,早在1988年我国就开始探究大学科技园建设。东北大学(当时的东北工学院抓住沈阳市兴建南湖科技开发区的契机,在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并于1990年1月组建了东大科学园委员会。1992年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区成立,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

文档评论(0)

135****34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