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总复习(课件)5-5.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高考总复习(课件)5-5.ppt分享、传播知识是一种美德,欢迎下载本文档。

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长江流域棉产区也有发生 棉铃虫 病害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稻田产区 水稻病害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黄河下游、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沿海等地区,新疆南部的麦田产区 小麦锈病 分布地区 农作物 病虫害 喜湿鼠类:东北、华北、西南大部,华东、华南全部;耐旱鼠类:西北、青藏高原大部,东北、华北边缘 鼠害 危害农作物和农田,对草场、森林造成威胁。鼠类还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黄淮平原为重灾区 蝗灾 危害 分布 主要虫灾 考点四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兴建水库、排灌站、电机井等工程及配套设施,保证人畜、作物的正常需水,防洪抗旱;加固房屋,使之达到抗震要求 可以改变财物等的特性,提高抗灾性能,减少灾害损失 修建大堤防洪防潮,保护堤内的人口和财产安全;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 实例 方式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①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②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地震、火山、台风、海啸、风暴潮等 环太平洋沿岸,宽数百千米 环太平洋灾害带 人文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 形成原因 主要自 然灾害 位置 灾害带 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 ①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②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③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 北纬20°~50°之间环球自然灾害带 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 诱发地震、人工边坡出现崩塌、滑坡等 水库蓄水、工程建设挖高填低、开矿等 地表沉降、塌陷等 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区采空 全球变暖、气象灾害加剧 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诱发和加剧洪涝、风沙、干旱、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陡坡开荒、破坏植被等 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 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强度,减少灾害损失 进行兴建水库、加固房屋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制定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进行减灾教育等 减少局部地区旱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等 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类活动 考点二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洪涝、旱灾、病虫害、霜冻、地震 地势第三 级阶梯 东部灾 害带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场等造成严重灾情 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 连云港以 南的东南 沿海地区 东南沿海 灾害带 影响海洋渔业、石油平台、船舶、港口 台风、风暴潮、赤潮等 东部和南 部海域 海洋灾 害带 危害 主要灾害种类 范围 灾害带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 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 西藏、青 海和四川 西北部 青藏高原 灾害带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危害 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 西北内陆 的新、甘、 宁、内蒙 古西部地区 西北灾 害带 对农业、交通设施与建筑物造成严重危害 以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且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地势第二 级阶梯 中部灾 害带 处于板块构造边缘地带 无明显 季节性 台湾及西 南、西北和 华北   地震 位于热带、亚热带沿海,靠近台风源区 夏、秋 东南沿海 台风、风 暴潮 夏季降水多且集中,东部地势低平 夏季 东部季风区 洪涝 春季升温快,雨季未到 春、秋 西北、华北 干旱 自然地理背景 多发季节 分布地区 灾害种类 海拔高或纬度高,气温低 冬季 青藏高寒 区、东北地区 低温冷害 地质构造活动剧烈,降水多,植被破坏严重 夏、秋 较多 西南山区、 东部季风区 滑坡、泥 石流  考点三 中国的自然灾害 西南地区为重灾区 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在地域上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爆发频繁,规模巨大 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夏季多暴雨等 滑坡 和泥 石流 灾害 东重西轻,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地区的地震灾情最严重 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主要有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地区 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烈度较高 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又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 地震 灾害 灾情 分布 特点 多发的原因 地质 灾害 对交通影响较严重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 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卡法森林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20024141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尹龙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ATBK8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