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版《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下册核心素养探究 第五单元(语文).ppt

【人教版】20版《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下册核心素养探究 第五单元(语文).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素养探究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梳理角度:分析“观点态度”“分析、概括”含义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观点态度”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   “分析、概括”,包括四层含义:准确找出,辨别筛选,分析归纳,正确表述。   梳理角度: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时弄清文章的整体倾向,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大致结构。   课文范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开头先 是简要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接着用两个“对于”, 从斗争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 “不可估量的损失”;文章的主体部分,从革命理论和 斗争实践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 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 革命精神;最后一句总结全文,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样,就理清了文章的大致结构,进而就能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2)结合文体特点,抓住关键部位和重要语句,准确、迅速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课文范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第二自然段两句话总领起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斗争精神的赞颂,突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抓住这两句即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3)注意标志性词语,直接概括。   课文范例:《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提出了三点希望,阅读时只要注意“一曰”“二曰”“三曰”这些标志性词语,就能明确作者的观点态度。   (4)联系背景材料,帮助理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典例研读】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②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 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 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 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 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 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 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 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 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 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④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 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 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 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 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 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 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⑤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 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 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 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 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缤纷生活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2000055000022
认证主体深圳市宸艺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CDT06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