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压力情绪管理培训教育课件.pptx

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压力情绪管理培训教育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Teachers mental health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emotion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压力情绪管理汇报时间:2020.X.X汇报人:XXX目 录CONTENTS正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01.02.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表现03.面对压力,如何管理情绪第一章正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教师不一定懂教育,懂教育不一定会运用!懂心理学未必会运用心理学,未必会自助助人!每个学生和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心身健康的人?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什么更重要。--教育家卡尔·明格传统的模式:健康=无身体疾病、身体强壮现代的模式: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心理健康者不是不会生病,更不是一点心理问题都没有。 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起来。心理健康、亚健康、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一种连续的分布。(一)教师心理健康是自我健康的需要(二)教师心理健康是家庭和谐的需要(三)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包括对学生的人格、认知、情绪、意志、态度、兴趣、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责难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争斗虐待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伤害别人支配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依赖娇宠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任性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第二章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表现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职责重大四是工作琐碎重复二是社会期望值过高五是应试教育的重压六是自身生活的困扰三是角色冲突行为反应认知变化生理变化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力衰退 、健忘、丢三落四判断力减弱、无法清楚思考钻牛角尖、遇事迟疑不决丧失自信 夸大的压力感药物滥用饮食失调 、食欲异常烟酒过量 搓手抖脚、坐立不安、强迫行为说话滔滔不绝、说话急促工作效率下降比平时更容易出事故社会退缩、精神恍惚富有攻击性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瞳孔扩大紧张性头痛、警觉性提高频尿、冒汗、口干舌燥、肠胃不适、消化系统紊乱皮肤问题 肌肉紧张 、背痛血压(血糖)升高 睡眠失调 疲劳感、全身无力、倦怠情绪变化焦虑、紧张抑郁 、缺乏生活情趣沮丧、情绪低落 无助感 情绪的波动 生气、易怒、敌意、莫名其妙地发火 第三章面对压力,如何管理情绪压力的来源压力的反应要求承受力原因的管理反应的管理管理压力的方法管理原因——减少压力管理评价——管理的核心管理反应——减少压力的不良反应思路之一:ABC理论Acting event:事件………………………前因Belief:对事件的信念、观点或者态度… 信念Consequence:结果和反应 …………… 后果哪个因素最重要?? 艾里斯认为,“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所有的不合理信念概括起来都有三个特征:一是绝对化要求(包括完美主义倾向)总是想“应该如何”“必须如何”。二是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三是糟糕至极。(一般的负性事件也能感受为是灭顶之灾。)一个摆脱情绪困扰的良方:合理情绪疗法(情绪或行为反应)(事件)(认识、观念)劝导干预、自我辩论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效果(不良情绪或行为消除或减弱)态度决定一切,信念决定情绪!!消极信念 消极情绪;积极信念 积极情绪改变情绪,就要先改变信念情境一情境三A:校长批评:怎么又迟到了!B:该死,他又想整我了,想拿我出气了! C:精神紧张,生气,脸色难看,一言不发A:校长批评:怎么又迟到了!B:校长心情不好(小道消息:校长要被调离了)。C:无所谓,比较平静,或者幸灾乐祸。情境二A:校长批评:怎么又迟到了!B:校长可能在找机会开除我,如果下次再迟到,我就会下岗,房贷谁还呢?老婆孩子喝西北风去?C:害怕,想办法为自己辩解或道歉,胃不舒服。上课找学生的麻烦。思路之二:改变反应,改变情绪情绪反应:自主神经系统、行为反应、表情(体态语言)、情绪体验我们能改变哪些?表情、体态语言是可以改变的,因为表情和情绪相互影响(1)改变表情,改变情绪研究:让被试评价一些卡通画的有趣程度,同时把一支铅笔叼在嘴里。有些被试用牙咬着铅笔,有些被试用嘴唇含着铅笔,谁对这些卡通画的评价更高?结果:用牙咬着铅笔的被试对卡通画的评价更高。原因:用牙咬着铅笔,你的面部就不得不形成微笑的样子,而用嘴唇含着铅笔,则形成皱眉的样子。(2)改变身体状态,改变情绪(3)直接调节情绪反应深呼吸法放松(冥想)运动饮食渲泄—消极情绪出口渲泄室找人倾诉自我渲泄,如大哭一场不伤害自己(自虐)不伤害别人(暴力)思路之三:调整刺激目的:减少消极刺激、增加积极刺激转移目标法注意力转移环境改变法(冷处理)情绪中心策略或问题中心策略?人生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诸如:教

文档评论(0)

180****99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致力于提供优质PPT模板和文字解决方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