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夏日绝句》教案设计.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夏日绝句》教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前准备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

文档评论(0)

hkhx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