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 2、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忧思。 3、培养学生热爱国家之情,涵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积累基础知识,在诵读中把握诗歌内涵 【教学难点】 在赏析词句中理解情景交融、反衬等表现手法,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结合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这是郭沫若先生为我国古代一位诗人而写的,这位诗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用整个生命写就了一部史诗,他也被尊称为“诗圣”。同学们,一起想,这位诗人就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我们知道,杜甫的一生是坎坷的,尤其是晚年,更是颠沛流离,是漂泊的,当55岁的杜甫在重阳节这天,登上了夔州的一座高台时,写下了一首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旷世奇作《登高》。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首的《登高》来走进诗人的内心。 二、诵读吟咏 “文章不厌百回读。”朗读是学习诗歌最重要得到环节,这是古人传给我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现在就让我们在诵读中初步感知全词。 1.学生自读〔注意三个层面:字正句顺;感情基调;语感(语速、节奏)〕 [朗读指导] ①正字音,把握节奏。律诗节拍为“二二二一”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 为“二二一二”,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②词里的特殊句式,“七言诗”为每句三顿,主要是第五个字或者第七个字可以一个字成为一顿。用一字,稍作停顿,要读出语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来”等。 2、学生个别朗读,师生点评 3、初读感受 凄楚、悲伤、 悲愤、孤独、 沉郁、顿挫。 3、教师范读 4、录音跟读,寻找差距 师问:录音的确比我们读得要好,好在哪里? 生答:语速有变化,节奏感强,读出了感情。 师问: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答:孤独、悲凉、无奈、悲愤。 那为什么是这种感情呢?下面我们进入诗歌,寻找答案。 三、解读诗歌 有人将杜甫这首《登高》概括为六个字“深秋图、杜甫心”。请同学们找一下诗歌中哪些诗句是写景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深秋的图画,哪些诗句是抒情的,为我们捧出了一颗诗人真挚的心? 1、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2、写景部分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由怎样的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师生合作) 写景部分前两句:风,特点为急,表现在速度上为迅猛, 急迫,吹在诗人身上,很冷,吹到诗人心里,更加的悲凉;天,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猿,啸哀,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显得孤零零的;沙,水落而出,白色,清冷;鸟飞回,飞舞盘旋,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一只失群的鸟儿,一只孤单的鸟儿,一只无家可归的鸟儿,是诗人的化身。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的深秋图,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展示PPT) 写景部分后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了哪两种典型的意象?落木,飘落的树叶,为什么不用“落叶”,落木更能显示出树叶飘落之后光秃秃的树干。萧萧,令人仿佛听到了树叶哗哗落下的声音,而且是无边无际的落叶,如果说用落叶表现了生命的短暂,无尽的长江水则象征着时间的久远和永恒,这种反衬的手法更突出了作者晚年的凄凉。而且人的生命越短暂,越显得时间悠长。这两句营造了宏大、开阔的意境。(展示PPT) 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说前两联是借景抒情,那么,诗歌中有没有直抒胸臆呢?请用一个字告诉了我们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哪个? 明确:“悲”。 (展示PPT) 4、了解“悲”从何来?[小组合作探究]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5、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6、方法总结: 移情入境法。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