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同步测试.pdf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同步测试.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起实体店,网购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网购物美价廉,省事省心,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同 意的一种消费方式。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16万亿元,在网上购物的互联网用户比例超45%。这说 明( ) A. 网络生活比现实生活好得多 B. 网购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实体店购物方式 C. 网络极大地址便了人们的生活 D. 人们对网络的痴迷已经达到无法操纵的程度 2 .2017年 5月中旬,敲诈病毒席卷全世界,感染了包括医院、教育、能源、通信、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运算 机,致使150多个国家沦陷,全世界20多万家机构的电脑中毒,中国近3万家机构受阻碍……这警示咱们( ) ①网络平安已成为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一起应付 ②保护网络平安,人人有责 ③要正确利用互联网,固守道德和法律,传递网络正能量 ④网络是一个风险无处不在的丛林,远离网络才能更好地爱惜自己。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图《恋“敛”不舍》启发咱们在网上交友时要学会( ) A. 理性分辨,慎重选择 B. 对陌生网友的邀请,予以拒绝 C. 与对方玩游戏 D. 以虚假面目示人,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 4.“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随着社会的进展,咱们居住的星球成了名不虚传的地球村。成为地球村的最 要紧缘故是 A. 交通工具的飞速进展 B. 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 D. 网络的全面应用 5.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句话说明了 A. 网络正在改变世界 B.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C. 网络生活丰硕多彩 D. 青青年要远离网络 6.2017 年 4 月 6 日 中国经济网消息,日前,TCL 宣布加速转型,业务模式从单独的卖硬件、卖产品转型到产品+效劳。 为加速发力互联网市场,TCL 正式发布了全新的互联网品牌“雷鸟”,同时联合阿里、腾讯发起新 一轮进攻。这说明( ) A. 网络丰硕了日常生活 B.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 网络为经济进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7.网络的进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传言“插上了翅膀”。要想使自己不成为网 络传言的传播者和受害者,咱们要 ①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②远离网络生活 ③自觉抗击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遵守网络规那么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之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也慢,人与人的交往可能要走遍万水千山;此刻的生活专门快,车 马邮件也快,动动手指便与世界相连……”关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咱们,网络以其迅猛之势占据着 每一个人的生活。以下运用网络的说法或行为不可取的是( ) A. 发觉有微博传播传言,举报了该微博 B. 把同窗的照片做丑化处置发到网上 C. 网络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拒绝诱惑 D. 网络不是德外之地,也不是法外之地。要文明上网,遵守道德和法律 9.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监督政府机关工作的新渠道。老百姓能够 通过网络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有利于 ①增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②保障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生活 ③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 ④增进网络文化的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0.国家采取方法,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平安风险和要挟,爱惜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解决、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处网络违法犯法活动,保护网络空间平安 和秩序。由此看出 A. 保护网络安满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做好平安保障就够了 B. 网络平安不仅做好国内监管,还要防御国外的侵入 C. 国家增强网络违法的惩处力度,就能够够保障网络平安 D. 网络平安和秩序,境外入侵比境内混乱的危害更大 11.搭车时要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惜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行人过马路,要 遵守交通规那么……这些说明( ) A.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B. 社会公共秩序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C. 社会公共秩序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 D. 保护公共秩序必需增强法治 12.“宅童”,泛指不喜爱外出与朋

文档评论(0)

aef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