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汇总中风的针灸治疗.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风的针灸治疗辩证中经络中脏腑:闭证、脱证中风的概念病因病机壹·贰·叁·内容提要治疗肆·中风的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症。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快,有如“暴风之骤,矢石之中”,故名中风、卒中。类似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辩证一、中经络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歪斜,神志清。常见证型:风痰阻络: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肝阳上亢: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气虚血瘀:肢体软弱,偏身麻木,面色淡白,气短自汗,舌暗苔白,脉细涩。临床证型还可见痰热腑实、阴虚风动等。此证病见经络阻滞,或未及脏腑,或脏腑功能失常已渐见复原,而经络气血仍然受碍。辩证二、中脏腑主症:突然昏仆,神志昏昧,并见半身不遂,舌强失语,口角歪斜等。可分为:闭证和脱证1、闭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双手握固,肢体强痉,二便闭塞,多属实证。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分为阳闭和阴闭。阳闭是闭证兼有热象;阴闭是湿痰闭阻清窍。2、脱证:目合口张,手撒,遗溺,气息短促,四肢逆冷,脉散或微。 病程分期:1、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2、恢复期:发病2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内。3、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注:人逾四十岁,若时常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或偶发一过性肢体痿软无力,或语言不利等 症,应高度怀疑中风先兆。应立即问医求治。治疗中经络(1)半身不遂治法: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取阳经脉经穴为主。主穴 上肢:肩髃 曲池 内关(尺泽) 外关 合谷 下肢:环跳 伏兔 阳陵泉 足三里 解溪 昆仑 三阴交 太冲操作:中风早期,手法宜轻,随着疗程的延长,手法宜重,肢体麻木不仁者,可用皮肤针局部叩刺。中经络(2)口角歪斜治法: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取手足阳明经经穴为主。主穴:地仓 颊车 合谷 太冲配穴:按病位局部取牵正、水沟、四白、下关等穴。操作:地仓透颊车,泄对侧合谷,泄太冲;初起单刺患侧,病久左右均刺。中脏腑(1)闭证治法:平肝熄风,醒脑开窍。 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主穴:水沟 十二井 太冲 丰隆 劳宫配穴:牙关紧闭者配颊车、合谷;言语不利者配哑门、廉泉、关冲。操作:水沟向上斜刺,十二井点刺出血,手法轻快而勿使患者躁动;太冲、劳宫、丰隆用泄法。中脏腑(2)脱证治法:回阳谷。 取任脉穴为主。主穴:关元 神阙方义:任脉为阴脉之海,关元为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会穴,为三焦元气所出,联系命门真阳,为阴中含阳要穴,元阳外脱,取之救阳。神阙位于脐中,为真气所系,故用大艾柱重灸,以回垂绝之阳。操作:关元大艾柱隔姜灸,神阙大艾柱隔盐灸,直至四肢转温。其他治疗1、头针:选取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毫针平刺入头皮,快速捻转2-3min,每次留针30min,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行针期间鼓励患者活动肢体。2、电针:在患侧肢体上下各选2个穴位,针刺的气后留针,接通电针仪,采用断续波或疏密波,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min。3、火罐:采用小口径火罐,选取肩髃、曲池、阳池、环跳、阳陵泉等穴,分组轮换应用。本法适用于半身不遂。病历分析张某,男,60岁,工人。2005年10月9日偏瘫,语言不清,两个月前昏迷,右侧肢体瘫痪,经CT扫描,诊断为脑出血,经外科开颅引流手术后,神志清楚,语言不利,右侧偏瘫严重,经某医院的针灸大夫治疗,语言不利,右侧肢体仍运动困难,夜寐不宁,易惊醒,纳差。翻阅经治的病历,曾诊为脑出血后遗症,脑中风(中脏腑),曾针刺的穴位有足三里、三阴交、环跳、心俞、脾俞、哑门、风府等穴,经月余治疗,右侧上下肢体仍困难,闻听用足针对偏瘫、失语有效来试诊。 检查:右侧肢体瘫痪,肌力Ⅰ~Ⅱ级,语言不利,只能吐出简单的声音,听不懂意思,舌红、苔少,脉细弱无力。 病历分析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西医诊断:脑出血后遗症。治疗:足针疗法。操作方法:平卧位,穴位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取穴:兴奋、开窍、神明、抬腿、扩络。手法:选穴选准,进针宜快不宜慢,宜浅不宜深,深浅不过三分,调针后留针30分钟,待足部发热,患者即可抬腿。连续针灸15次为一个疗程。谢谢

文档评论(0)

DKman_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