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政策分析.pptx

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政策分析.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5.1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5.2财政政策效果5.3货币政策效果5.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5.1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回顾: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IS-LM模型r%r%r1 r2凯恩斯区域yyIS曲线LM曲线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国家战后的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严格地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除此以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属于微观调控,所采取的政策都是微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之后,CPI、PPI分别走低,政府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银行信贷又出台了十多万亿贷款,地方政府又出台了地方政府的刺激政策。导致经济复苏的同时,我们面临着非常大的物价上升的压力,因此2010年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单边上扬的物价的情况,也出现了很多我们汉语辞典当中新出现的词汇。如“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等,老百姓只是戏言,只是调侃,但是反映出物价上升的压力。 2012年的情况,物价总体是处于高位,2012年在我们强力的宏观调控下,这个物价,特别是CPI也好,PPI也好,我们整体也出现单边下降的情况,我们现在的物价水平是在2%左右,如11月份我们的CPI是达到2%,10月份,我们已经退到了1时代,是1.7%,9月份是1.9%,全年总体呈现出单边下降的趋势,2012年对CPI,政府调控警戒线的目标是4%,政府顺利的完成了这个既定目标。 2013年,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利局面,很多地方的政府又对中央出台刺激政策寄予期望,特别是当中小微企业出现普遍性的资金困境以后,市场上出现了降低银行准备金率、降低储蓄利息的呼声。但是,中央政府却不为所动,既没有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再度以投资扩张来拉动经济,更没有以改变货币政策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而是采取调结构、促改革的策略,以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的行动来向市场释放活力。这种坚持使我国货币政策保持了稳定,也给市场带来了明确的预期。半年以后的今天,这种努力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最近两个月的各项经济指标明显回暖,特别是日前公布的汇丰9月中国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含义为/view/1442197.htm采购经理指数,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初值上升到了51.2,已经连续第二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显示出中国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始企稳回升。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广义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人口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1)经济手段(间接调控)2)法律手段(强制调控)3)行政手段(直接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政策种类利率消费投资GDP减少所得税????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投资津贴????扩大货币供给????5.2财政政策的效果1. 萧条时的感性认识(扩张性财政政策) (1)减税。给个人和企业留下更多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增加生产和就业。(2)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税负,低收入者减少负担。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3)扩大政府购买。多搞公共建设,扩大产品需求,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也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4)给私人企业以津贴。如通过减税和加速折旧等方法,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就业和生产。财政政策效果:变动政府收支,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y1 --? y2IS2r%IS1LME2E1财政政策乘数:货币供给量不变,政府收支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y1 --? y3财政政策效果政府支出乘数。y1yy3y2财政政策效果“挤出效应”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政府支出增加→产品购买竞争加剧→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会减少→投机 货币量将减少→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直接理解: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出售公债,向私人部门借钱,挤出私人投资。挤出效应公式推导政府部门加入后以定量税为例。IS曲线公式变为如果利率r不变,政府支出乘数=1/(1-b)。在横轴上,截距增加了△g /(1-b)。如果利率r变,为财政政策乘数。实际上的财政政策效果小于政府支出乘数的作用。挤出效应图形推导假定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了△g?r%IS1IS2LM△rLM不变,右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