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歌”是能唱的诗,歌行体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体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富于变化。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但极富韵律,朗朗上口,略求押韵而不无顿句,是古代诗文中极有特色的一类。 诗体介绍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品析诗歌语言,培养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学习目标 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怒 号 挂 罥 长 林 梢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 飘 转 zhuǎn 俄 顷 广 厦 shà qǐng xiàn sāng 丧 乱 见 此屋 háo juàn cháng bì wù chóng qīn ào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初读,把握节奏 同位合作: 一个读,一个描述诗歌描绘的画面。 再读,感知内容 然后给每段加一个四字小标题。 仿照示例,联系诗歌内容,说说你的发现。 示例:我觉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很精彩,描绘了杜甫住的只是一间茅屋,而且茅屋极不牢固,大风一吹,房顶就被掀掉,居所如此简陋、破败,可见杜甫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怒号”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迅猛,无情。更衬托了诗人的窘迫。 (参考句式:“我觉得……很精彩,因为它写出了……”) 赏读,品味语言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茅草屋,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料761八月,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接着又下了一整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当时,正值唐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此情此景,诗人感慨万千,他由自己的遭遇,不禁想起了战乱中的广大人民,深深地为他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焦虑不安。于是挥笔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时代背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推己及人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舍己为人 忧国忧民的思想 品读,升华情感 * * * 内部

文档评论(0)

gch2510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