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不仅仅是一次改朝换代.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崖山海战,不仅仅是一次改朝换代 公元 1279 年,南宋守军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最后一个据 点崖山(今天广东江门一带) ,与蒙元追军展开了一场生死 战,战斗结果:宋军覆灭,十万军民殉国,丞相陆秀夫背着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八岁的宋少帝赵昺投海自尽。 这场战役,史书称为“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不仅是宋亡 标志,而且还被很多国外史学家视为“华夏陆沉” “中国古 代历史的终结” 。即“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 依我看来,作为一个地域,中国何时都客观存在,无论统治 者是谁,称“宋”抑或称“元” ,不能说元不是中国,即便 是中国被征服史,也是中国历史。但对中国主体民族华夏族 即汉族而言,元灭宋,确是亡种危机,准确地说,是“崖山 之后,第二纪华夏人亡(注:第一纪是先秦远古华夏人,第 二纪就是以汉唐宋为代表的中古华夏人) ”。关于这场改变中 国历史的海战,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历史小说《海啸》描述 得惊心动魄: 公元 1279 年,人类古代史上规模最为宏大、战局最为惨烈 的一场海战不可避免的在新会崖门海域爆发。交战的双方一 方是由草原兴起的强大蒙古帝国,它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踏遍 亚欧大陆,集中全力准备给敌人最后致命的一击。另一方是 国力衰落的南宋帝国,积弱不振的它已经苦苦抵抗了近半个 世纪。这是两个民族之间异常残酷的一场绝世之战,对垒双 方共投入兵力 50 余万,动用战船 2600 多艘。蒙古帝国已经 吞并了大陆上若干个咤叱风云的国家,意图借这场战争彻底 消灭这片广袤土地上最后的强劲敌人。而南宋帝国在蒙古铁 骑的大举入侵之下 , 一批忠贞的大臣拥立幼帝从杭州退到福 建,再退至崖山建立起海山朝廷,捍卫着保卫江山的最后一 丝希望。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壮士们, 慷慨赴国难,踏上了历史留给他们的最后舞台。一群宋王朝 仅存的精英,就这样置身于这天涯海角的一隅,保卫着风雨 中飘摇不定的流亡政权。 然而勇气终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英雄壮志亦不能阻 挡波涛般的蒙古铁骑。宋军在初次交锋得胜后,其被动的战 术使自己陷入了敌军的围困。数日后,在滔天的巨浪中,缺 乏补给的宋军在蒙古军团强劲的攻势下兵败如山倒,全军覆 没,结束了这场持续二十多天的海战。 落日的余晖是何其悲壮! “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 在”,被囚禁在元军船中的文天祥,目睹了崖山海战中最惨 烈的一幕——无力回天的丞相陆秀夫背负着年幼的皇帝,背 负着他为之坚持的沉重理想投海而亡。其余宋朝军民也纷纷 投海殉国,七日后,海上浮尸十余万,山河为之变色。田中 芳树的这段描述十分生动,但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灭宋的 元军,主力不是蒙古铁骑,而多为汉人水军。因为蒙古军队 不善水战,所以,这一次是原为宋将的汉人“带路党”张弘 范领军主攻。灭宋后,张在崖山石上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 范灭宋于此” 十二字。 后来有人在这十二字前加了 “宋”字, 成为“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表达了“汉人灭汉 人”的千古悲愤——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蒙古灭宋,开启了少数民族统治全中国的先河。汉民族遭受 了第二次亡种危机,甚至可以说是“亡种之难” 。 在宋朝之前,汉民族从来没有被外族征服过,游牧民族虽在 汉朝时就很强大,但充其量与华夏并立平行。 “五胡乱华” 虽然征服了中原, 但不足以征服全中国。 而崖山海战这一仗, 导致南宋政权灭亡,则是中国全境再无一个汉族政权,中华 民族的主体汉民族彻底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