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影响解析.doc

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影响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解析 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解析 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解析 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摘要: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变更会计原则、计量基础与会计处理的方法都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企业变更会计政策所形成的影响数全部属于暂时性差异,而暂时性差异只影响所得税费用,不影响应交的所得税。由此可见,在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无需对“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进行调整,只需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来调整其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现举例分析如下。 例如:由于试行新会计准则,某上市公司于 2007 年 1 月 1 日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 2006 年年初使用的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税法规定: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为先进先出法。该上市公司 2006 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 1000 万元, 2006 年存货期初余额为 100 万元,后进先出法下销售产品的成本为 40 万元,先进先出法下销售产品的成本为 25 万元,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率为 3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两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 进行会计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存货计价方法会计处理的差异,并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账务调整。 一、解析过程 (一)后进先出法 利润总额= 1000- 40=960 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5 应纳税所得额= 960+ 15=975 应交所得税= 975×30%= 292.5 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 15×30%= 4.5 所得税费用= 292.5 - 4.5 =288 净利润= 960- 288=672 盈余公积= 672×10%= 67.2 未分配利润= 672-67.2 =604.8 会计处理: (1)借:主营业务成本40 贷:库存商品 40 (2)借:所得税费用288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4.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92.5 资产负债表(二)先进先出法 1. 利润总额= 1000- 25=975 2. 暂时性差异= 0 3. 应纳税所得额= 975 4. 应交所得税= 975×30%= 292.5 5. 所得税费用= 292.5 6. 净利润= 975- 292.5 =682.5 7. 盈余公积= 682.5 ×10%= 68.25 8. 未分配利润= 682.5 - 68.25 =614.25 9. 会计处理: (1)借:主营业务成本25 贷:库存商品 25 (2)借:所得税费用29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92.5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二、采用后进后出法和先进先出法的分析、比较经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 后进先出法比先进先出法多转成本 15 万元,多冲销存货 15 万元,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4.5 万元,少确认所得税费用 4.5 万元。两种方法下应交的所得税均为 292.5 ,所以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应作如下会计调整: 借:存货 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 借:所得税费用 4.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4.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5 以上三笔可归纳为一笔,即: 借:存货 1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5 贷:盈余公积 1.05 经过调整,表 5 中 2007 年调整后的年初数和表 6 中 2007 年调整后的上年 数均与 2006 年初该项业务初次发生时,就采用先进先出法所提供的报表数据完全相同。 论文网在线

文档评论(0)

153****37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