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技巧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 之一,因此,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个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笔者 结合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不断地研究、探索,现将小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技 巧介绍如下. 2.1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 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额正中静脉粗、直、不 滑动、易固定,一般为首选;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 因血管较细,穿刺技术难度大;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 深浅度,且不好护理;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 2.2 头皮针选择 以4.5 号头皮针为宜,因4.5 号头皮针的针尖斜面较小, 穿刺成功后根据血管的走向、曲直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浅,不会造成 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尖斜面在血管外引起液体外渗,如头皮血管较粗或特殊治 疗需要,亦可用5.5 号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 2.3 血管的选择 区别头皮静脉和动脉(手指触摸有搏动感),选择合适 的静脉,辨别粗细、深浅、活动度及走向。一般选择粗、直、易固定的额正中 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亦可选择耳后静脉、眶上静脉、颅 骨缝间静脉等。 2.4 皮肤准备 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递除进针部位周 围约3 cm 处皮肤的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骨隆突处皮肤。 2.5 执针手法 传统的手法用右手拇指和示指执针柄上、下面,进皮肤后 改为执针柄的前、后面刺入血管。此手法的缺点: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 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穿破血管, 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 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现我院采用的手法:右手拇指和示指执 针柄的前、后面,指尖顶到针柄的根部(手不可触及针梗)稳妥执针。此执针 手法的优点: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对于肥胖.发热.脱水的患儿,如果在头皮针前约5cm 处反折输液管,利用互压穿刺, 会更容易见会血的. 2.6 穿刺要领 常规消毒皮肤,小儿头皮静脉宜采用直刺法,针尖斜面 朝上通过皮肤直接刺入静脉。进针角度以前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 为5 °~15°,头顶静脉、颅骨缝间静脉、耳后静脉、眶上静脉为15°~30 °。 掌握穿刺过程中的力度和速度得当,进入皮肤时用力稍大、速度要快,切忌针 尖斜面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停留,引起疼痛剧烈及进针不畅,进入皮下后放平针 头,针头与血管平行,用力轻稳、速度宜慢(否则易穿破血管),直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根据血管的曲直走向再平行血管送针少许。若患儿重度脱水,头皮 血管较瘪,回血较慢或不回血时,可于进血管后捏一下头皮针导管即可见回血 或穿刺前用5 ml 的注射器抽吸少量的生理盐水连接头皮针进行穿刺,进血管后 抽吸有回血,打开输液器调节开关局部无肿胀即可固定。 2.7 针头固定 稳妥贴好第一根胶布是关键,穿刺成功后用左手示指固定 针柄于小儿头皮上,左手拇指置(垫)于接近针柄的塑料管的下方,可随意调 整针体与皮肤成一适宜的角度,保持针体与血管平行,防止针尖翘起。右手打 开输液器开关,观察输液通畅后,用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如针柄悬空 可在针柄下垫一个干棉签头部,用第二根带有棉纱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 遮针眼。用第三根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头皮针塑料管下面穿过并向上、向前交叉 固定。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四根胶布固定。第五 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左或右耳廓上或者固定于没有头发的头皮 上。 3 穿刺失败原因分析 3.1 小儿头部固定不佳 家长宠爱孩子,固定头部不得力,小儿不配合, 头部摇摆不定,难以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导致穿刺失败。 3.2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 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 家长心疼孩子,对护士期望值过高、对医学缺乏了解、言语不当等影响护士操 作情绪,护士因紧张导致穿刺失败。 3.3 手法不错误 执针时执针柄的上、下面,或穿刺时采用斜刺法,影响 针尖进血管时的准确度。 3.4 特殊小儿 如肥胖、脱水、血管暴露不明显的小儿的头皮,穿刺技术 难度大,易穿刺失败。对于肥胖.发热.脱水的患儿,如果在头皮针前约 5cm 处反 折输液管,利用互压穿刺,会

文档评论(0)

文章写作专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司主营文章撰写、培训教材、合同协议、发言稿、策划、汇报、各类文案。 ~ 海量资深编辑老师无缝对接,一对一服务。 ~ 保原创!可加急!免费改!

认证主体张家港市尚博锐艺术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82302062995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