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后活动及探究答案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课后活动及探究答案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第一节流水地貌课后活动及探究答案 探究活动一: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课本40页) ①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方便修建活动及交通设施;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耕作; ③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④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探究活动二:嘉陵江青居镇相关习题(课本38页) (1)嘉陵江在这一段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形状呢? ①主要受地形的制约;②当然河流流经此处时,对两岸的地貌形态也起着雕塑作用,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凸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 探究活动三: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习题(课本41页) 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貌的主要特点 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 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①直接原因:地壳抬升;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总体上看,大峡谷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 探究活动四:下图为银川平原周边区域图及地貌景观示意图 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冲积扇。 位于贺兰山以东的山麓地带,山间的河流侵蚀山地带来泥沙,其出山口位置由于地形变缓,流速减缓,所携带物质堆积在沟谷出口处堆积形成冲积扇。 探究活动五:对比分析黄河形成了三角洲,而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①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起伏小,河流堆积作用强;②黄河流经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中游)流经(植被覆盖较差或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③黄河注入的渤海相对封闭。 ④刚果河入海口附近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⑤刚果河流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植被丰富(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小;⑥刚果河注入开阔的海洋,入海口附近洋流挟带泥沙的能力强。 探究活动六:澜沧江—湄公河相关习题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澜沧江-湄公河干流从上游到中下游河谷特征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 上游为V形谷,中下游为槽形谷。 原因是上游主要受流水的下蚀作用;中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以侧蚀作用为主。 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澜沧江-湄公河中下游主要的地貌类型是什么?该地貌特征是怎样的? 冲积平原。 其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颗粒较细,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颗粒很细。 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出发,探讨某大型运输企业计划在图中河流中建一河港应建在A处还是B处,理由是什么? 建在A处。 图中A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河水深,适宜建河港;B处为凸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河水浅,不宜建河港。 探究活动七: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相关习题(课本45页) 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重大危害? ①掩埋农田和村庄;②阻断道路;③淤塞河道;④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自然环境特征(形成机制/形成原因):①地形陡峻;②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有软弱的结构面;③植被覆盖率低;④暴雨集中。 措施:①加强对滑坡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地质灾害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③实施预防措施:生态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护坡工程/修排水沟;④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探究活动八: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相关习题(课本46页) 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 危害:①危害农作物、建筑工程外;②对城镇、矿山、乡村造成毁灭性冲淤;③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原因: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②地质条件-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活动剧烈,岩层破碎,地表松散物多;③植被条件-植被稀少,地面缺少保护;④气象条件-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⑤人类活动: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 类活动对植被、地形破坏较大。 (2)泥石流预防措施?(措施:同滑坡措施) 探究活动九:下列原因容易诱发滑坡,请你说出这是为什么? ①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②依山建房: 增加了产生滑坡的斜坡,并使局部地区坡度增大,可能引起地基的松动等 ③使地下含水量大,均具备了形成滑坡的条件,使滑坡加剧。 岩石上部透水,下部不透水;④长时间暴雨: ⑤土石体中存在断层: 使岩体或土体内存在滑动面 探究活动十:黄土高原相关习题(课本46页) 描述我国黄土高原地貌的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特点:千沟万壑,土层深厚,并且具有疏松性、直立性的特点 形成原因: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②人类活动强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③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易形成“沟壑纵横,地表破碎”的特征。 黄土高原的这种地貌特征,可能造成哪些自然灾害? 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 讨论这些环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