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8.2墨竹图题诗课件2北师大版.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8.2墨竹图题诗课件2北师大版.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有关“竹”的诗句,认真体会“竹”在古代诗句中的蕴涵: 《咏竹》杜甫(唐代)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陆 游(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 轼(宋) ? 《咏竹》杨万里(宋)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墨竹图题诗 河流镇三孟小学 文立岩 墨竹图题诗 河流镇三孟小学 文立岩 墨竹图题诗 一、预习探究: 1、生字: 衙(yá) 斋(zhāi) 燮(xiè) 号(háo)寒 放赈(zhèn) 遂(suì) 救济(jì)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劳顿:劳累。 思绪:思路。 救济: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难 的人。 赈灾:赈济灾民。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衙斋:官衙中 的书斋。 些小:指官职卑微。 吾曹:我们。 关情:关心。 二、交流课外资料: 图题诗:图题诗就是为一幅画题一首和画内容差不多的诗句。 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 郑燮简介: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晚年署作板桥老人。 中国清代 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 竹。以画竹之笔画赤子之心,其品格亦如所画之竹孤傲有节,体血百姓,两袖清风,官位虽小,足称有节。其另一画竹赠别诗亦可见其品格: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消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郑板桥一生经历丰富,风雨坎坷,关于其的许多故事被保存下来流传于世,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一直所坚持的民本刚直的思想也影响着后来者。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副《竹兰》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介绍背景: 本诗全名《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 潍县:今属山东省。 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包大中丞括:包括,字银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 年(1706)进士:乾隆年间,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中丞”。 当时郑板桥在山东任职,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本文记载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三、反复诵读,品读大意: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 / 卧听 / 萧萧竹, 疑是 / 民间 / 疾苦声。 些小 / 吾曹 / 州县吏, 一枝 / 一叶 / 总关情。 小组交流、汇总: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令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诗?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诗人为什么会把萧萧竹叶声联想成饥民疾苦声,而不想成别的? 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含义。 郑燮先生,我想对您说: 。。。。。。 板书设计: 竹 人 竹干细中有强

文档评论(0)

hx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