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鸿与地质灾害防治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2 地震诱发的北川王家岩滑坡; 地质灾害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致灾的动力条件和灾害事件的后果。 地质灾害是由地质作用产生的,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还包括人为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 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影响或破坏的地质事件才是地质灾害。如果某种地质过程仅仅是使地质环境恶化,并没有破坏人类生命财产或影响生产、生活环境,只能称之为灾变 ;3、地质灾害等级; 2019年1月~12月全国27个省(区、市)都发生了地质灾害,共发生25364起共造成598人死亡、81人失踪、44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75亿元。;三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1.2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及研究方法 ; 地质灾害具有三重基本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资源属性。 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点: (1)地质灾害的必然性与可防御性 (2)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 (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 (4)地质灾害的群体性和诱发性 ; 地质灾害具有以下特点: (5)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复发性 (6)地质灾害的区域性 (7)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与“建设性” (8)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9)人为地质灾害的日趋显著性 (10)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 ;1、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勘察与监测 2、野外现场试验与室内模拟试验 3、数值模拟与数学方法 4、综合评价 5、编制各类地质图件; 地质灾害破坏作用 地质灾害具有广泛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 造成人员伤亡,危害人民健康和正常生活;破坏房屋、铁路、公路、桥梁、水库和工厂、矿山等工程设施,造成财产损失;破坏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影响经济发展;加剧洪水、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破坏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阻碍穷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削弱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意义: (1)地质灾害防治可以减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2)地质灾害防治可减轻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3)地质灾害防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提出: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 1987 年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69 号决议把20 世纪的最后十年确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行动计划之后,地质灾害一词频繁出现于专业文献及新闻媒体。地质灾害一词共有三种表达方式:geological disaster,geological hazard,geo-hazard。; 1965 年,WI.Garrison 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20 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 年代,GIS 大量地应用于地质灾害,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将GIS 应用于地质灾害研究方面做了较多工作。 随着高精度遥感技术的出现,遥感“眼”在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预测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国外关于地质灾害研究多集中在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机实现上,如“3S”在地质灾害的监控与可视化、数字减灾系统DDRS(Digital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等方面的应用。 ;国外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深入系统研究地质灾害的致灾机理,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特征、分类、成因机理、预测预报以及防治处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② 重视灾害制图技术方法和“3S”技术的应用,采用现代技术(如3S 技术)对中小流域地质灾害进行区域性评价,查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同时将此危险性等级与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土地售价联系起来,使地质灾害研究成果直接为公众服务;;③ 典型地区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④ 地质灾害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可观,能够实现成果社会共享,为社会经济服务。 ;取得的成绩: ① 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明了我国地质灾害的总体发育分布规律; ② 开始进行全国性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以“群测群防”为主的监测预警系统,其中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最为完善; ③ 在地质灾害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05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