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pt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会计学第2页/共47页第3页/共47页第4页/共47页第5页/共47页第6页/共47页第7页/共47页第8页/共47页第9页/共47页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特征,就是把人的感觉、观念、意识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第10页/共47页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反映和创造是人类认识功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第11页/共47页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实践关系。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第12页/共47页第13页/共47页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第14页/共47页第15页/共47页第16页/共47页第17页/共47页第18页/共47页第19页/共47页第20页/共47页3、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一定条件 (1)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2)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经过头脑的思考作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提炼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第21页/共47页(二)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之中是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1、这次飞跃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22页/共47页2、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1)理论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指导实践的具体观念。(2)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真正化为群众的意志和行动。(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还需要一系列的中间环节。 第23页/共47页(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根源于主观和客观的矛盾。3、认识的无限上升性。人类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第24页/共47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念依据,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的哲学基础。第25页/共47页第26页/共47页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27页/共47页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不断地改造世界。第28页/共47页——反对“多元真理论”或“主观真理论”。第29页/共47页第30页/共47页第31页/共47页第32页/共47页二、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价值标准:是指主体的客观需要和利益在人的价值关系和价值活动中,具有尺度的性质和功能。 第33页/共47页2、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1)真理原则: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2)价值原则:就是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第34页/共47页人的实践活动真理原则统一性客体性条件性价值原则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第35页/共47页形成于实践活动都是实践活动的目标相互贯通真理和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定实践条件下的相对统一具体的统一表现 相互引导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统一历史的实践标准三、价值观念与价值评价第36页/共47页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和在具体的环境中形成的有关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 含义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内在依据,价值标准是核心价值观念主体历史方位感价值本位意识构成社会秩序意识社会规范意识价值实践意识特征评判定向性规范性社会历史性群体性第37页/共47页含义主体对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属性作评判表态度揭示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价值关系特点价值评价主体通过体验把握客体能否满足需要以特定价值词进行评判利于主体生存发展标准满足主体需要:出发点,前提合理性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客体本质和规律:基础方法论原则主体性实践性科学性四、 第38页/共47页第39页/共47页第40页/共47页(1)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2)检验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3)实践且只有实践:它是人们以一定的思想理论作指导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又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会产生客观实际的结果。(4)实践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