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大木结构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博中国馆的斗栱造型.rm 唐代的斗栱模型唐代木亭模型—斗栱.rmvb 七铺作斗栱组合演示→ 斗栱的组合:斗栱的组合 栌斗上置栱,栱上置斗,斗上置栱,栱上再置斗,重复交叠,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构件名称:斗栱的组件 斗:斗形的木块,分为大斗和小斗。 栌斗(大斗):位于一组斗栱最下面的构件,也称坐斗、大斗。 4-2b-01 栌斗 方栌斗.avi 小斗(齐心斗、交互斗、散斗) 齐心斗:在华拱或横拱正中承托上一层拱正中的斗。 4-2b-14 齐心斗(拱心上用).avi 交互斗:为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 4-2b-06 交互斗.avi 散斗:位于栱头上的斗。 4-2b-15 散斗.avi 栱: 华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4-2b-17 足材华拱.avi 泥道栱:栌斗口内与华拱相交者,最下方的横拱(宋称)。4-2b-21 泥道拱.avi 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 4-2b-22 瓜子拱.avi 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 4-2b-27 慢拱.avi 令栱: 4-2b-24 令拱.avi 栱从北齐到金代栱的变化: ? 昂:宋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有?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琴面昂: 批竹昂:? 昂的作用 斗栱中纵向伸出并向上悬挑的构件。是起前后悬挑杠杆作用的构件。每出一层为一跳,分为单昂、双昂、三昂等不同的形式。明清时期也转化为装饰性构件。 批竹昂:昂的斜面砍成类似斜劈的竹杆,故名。多作于唐宋时期的建筑上。 琴面昂:昂的上线至昂嘴有下垂弧度的昂,流行于宋元时期的建筑上。 象鼻昂:昂嘴向上弯曲,类似于大象的鼻子,纯为装饰性构件,多见于明清建筑中。 真昂: 4-2b-30 下昂(真昂).avi 4、真假斗栱 以昂来判断,是否最起到杠杆作用,可作为鉴别早期或晚期的标志之一。 假昂:4-2b-31 下昂(假昂).avi 隋唐五代时期大木结构特征 立面的组成 (台基,屋身,屋顶) 立面的比例关系 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间的比例近似方形。 斗栱与柱高的比例, 出檐与檐高的比例 屋顶坡度 平面 双槽:由内外两圈柱网形成“金箱斗底槽”,分内外两槽,内槽五间高佛像,外槽供僧人活动,三面围墙,山墙后侧辟窗。 间:指立柱之间形成的建筑的最小单元“间”。立柱越多,间数就越多。 间的概念: 1、四柱之间的空间 2、两缝(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 面阔三间, 进深三间 面阔与面宽 间的名称: 次间 尽间 次间 明间 次间 明间 次一间 次一间 梢间 梢间 次二间 尽间 尽间 次二间 明间 次间 次间 梢间 梢间 明间 次间 次间 梢间 梢间 尽间 尽间 三开间 九开间 五开间 七开间 柱网:(立柱在单体平面中的排列方式) 单槽/双槽/分心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三区.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 柱子: 檐柱:也称外柱、廊柱。支撑屋檐的最外面的柱子,分为前后檐柱。 金柱:又称内柱是檐柱之内的柱子。 中柱:又称脊柱,是宋式门庑建筑中常见,用于装板门。 山柱:硬山或悬山建筑中山墙正中支撑屋脊的柱子。 蜀柱(瓜柱):支撑于脊槫(脊檩)下的矮柱。 柱头卷刹:柱头的一种艺术加工方式,是判断年代的一种依据。 人字开叉手:支撑脊槫的两根斜材,唐代以前只用叉手不用侏儒柱或蜀柱, 结构 地面,柱网、斗栱、椽、屋架、屋顶。 剖面: 外槽四排柱子上的斗栱安设平闇,平闇上是草架,天花下为露明造,草架在平闇上,无须细加工。 构架的形式:殿堂式 平闇: 草架:天花板以上部分的梁架。只用人字形叉手承托脊槫而不用短柱者,可能是唐代以前的构造特点,在唐代以后就不见了,现存的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佛殿是仅存的孤例。 槫: 脊槫;位于屋脊顶部的檩子。 上平槫: 中平槫: 下平槫: 檐槫: 构件名称:栿 构件名称:铺作(斗栱) 斗栱的位置: 柱头铺作:柱顶上的斗栱 补间铺作:柱间的斗栱 转角铺作:转角上的斗栱 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件。斗形的方木块称为斗,弓形的短木称为栱,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一层层的小木块叠起来称为铺作。用于柱顶,额枋、屋檐和构架间,将屋面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柱上。斗栱用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 什么是斗栱? 挽起的弓 盛米的斗 斗栱 称谓 斗栱的组合:斗栱的组合 斗栱的组合:斗栱的组合 斗栱的作用: 1、位于梁与柱之间,屋顶的重量要通过斗栱传递到柱子,再由柱子传递到台基,斗栱起承上启下、传递重量的作用。 2、通过斗栱向外出挑,可以把外层的屋檐挑出一定的距离,使出檐更为深远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