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欣赏.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欣赏 2014-11-05 珠穆朗玛 11 阅 85004 转 9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 分享: 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推荐给朋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 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 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 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 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 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 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 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 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 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 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 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 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 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 原作纸本,纵28. 8厘米。横75. 5厘米,共234字 (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 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 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公 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 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 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 首领。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 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颜杲卿 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 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 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押送俘虏到长安报捷群请求救 兵。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王想 冒功,拥兵不救。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 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苦战三日,粮尽矢绝,城破 被俘。颜季明等被杀头,颜氏家族死者三十余人。颜 杲卿被押解至洛阳,英勇不屈,先被断一足,凌迟处 死。直到乾元元年(公元 758 年)五月,颜杲卿才被 朝廷追赠太子太保,溢“忠节”。颜真卿时任蒲州太 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 即派杲卿长于颜泉明到常山、 洛阳寻找季明、杲卿遗骸。只得到季明头部和杲卿部 分尸骨,为了暂时安葬这些尸骨,颜真卿写下了这篇 祭侄文草稿。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 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 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 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 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 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外诸军事 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 庶羞家于亡任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惟尔挺生,夙标 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 河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 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蹩。贼臣不救,孤城围 逼。父陷子死,巢倾卵复。天下悔祸,谁为荼毒!念 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 泉明比者,再陷(至)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 抚念摧切,震悼心颜!呜呼哀哉!尚飨。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行,共129字,是苏 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 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 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黄州寒食诗 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 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 天下第三行书。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 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 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 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 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 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珣,字元琳,幼时小字法护,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 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 和五年(公元 349年),卒于安帝隆安四年 (公元 400 年)。孝武帝司马昌明,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 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 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 元年(公元 397 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寻以病 卒,终年五十二岁,谥献穆。董其昌评:“王珣潇洒 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韭花帖》杨凝式书,行书,墨迹麻纸本,咼 26厘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