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同名10864).docx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同名10864).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 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 同名 10864) 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 第五课 古诗两首 1、默写《题西林壁》 、 《游山西村》 ,解释诗的含义。 2、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 )时题在( )墙壁上的一首诗。诗 人分别从( )、( )、( )、( )、( )、( )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苏轼 字( ),( )朝人,号(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 《题西林壁》中“题”的解释: ( ) 4、山穷水复疑无路中的“疑”的解释: ( ) 5、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 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是第( )句和第( 四)句诗所表达 的含义。 ( )这句话让人想起一句俗语 ( ) 6、 《游山西村》的作者是( )代的( ),诗人以( )字贯穿全诗,诗 中( )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 诗句是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诗句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一 个道理: ( ) 7、 昨天晚上, 小红在做数学题是, 尽管不断思考, 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 爸 爸 走 过 来 , 给 她 做 了 指 点 , 她 很 快 解 出 了 这 道 难 题 。 这 真 是 “ ”。 第十三课 鹅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 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 地站着, 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有时非但不让, 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第 2 页 共 9 页 1、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好在哪里? 答:形象地突出了鹅傲慢的特点。 3、这段话从( )和( )两个方面写了鹅( )的特点。 4、这段话中将鹅的步态与( )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鹅的( )。 5、你喜欢这只鹅吗?为什么? 答: 6、作者还用()来比喻鹅的() ,不仅形象生动写出了鹅( ),更 显示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7、 作者在课文中重点表现白鹅的性格特点是 ( ), 主要采取了 ( 、 ) 等修辞方法。 “鹅的高傲, 更表现在它的 ( )、( ) 和( ) 中”, 这句话是文章的( ),起( )的作用;又是( )句,不仅承 接上一句,还引起下文对鹅的描写。 第二十课 古诗两首 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送元二使安西》 。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作者是 ( ) 朝的 ( )。 在诗中 ( ) 送( )去( )( )。诗的前两句( ),后两句( )。 (写 第 3 页 共 9 页 景、叙事)这首诗描写了( ),表达了诗人( )的 思想感情。 3、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 )朝的诗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 ( )在( )送( )去 ( )的情景。诗中( )表达 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内蒙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