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及案例简介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课程学时共 128 学时,课程学分为 8 分,面向的专业是音乐学(师范)专业。该课程通过中国音乐作品的学习与研究,让学生了解历史,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操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国外经典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强化民族意识,提高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对作曲家创作经历、创作技法、文学价值等方面课前的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求真务实、追求高尚情操的主动性和爱国热忱。课程教学团队针对理论与实践交融与学生互动,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研究,音乐作品分析与思政相融合贯穿于本课教育教学始终。 二、结合章节 三、教学目标 (一)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综合创新角度进行设计(如图 1 所示),采取“知识 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技能、艺术素养的培养。 (二)强化以学生综合能力为关键点的教学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思政与专业同向同行,力求“高阶性、创新性合挑战度”。聚焦学生的作品分析专业能力。如图 2 所示,设计知识技能与思政素养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三)先定位线下课程,逐步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构建如图 3 所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先进的作品分析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变传统模仿式的说教传输教学模式为新型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 四、案例意义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新设立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为适应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师教育工作者的需要,体现西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在我国民族环境中的新创造。比如在学习和研究《我和祖国》、《黄水谣》、《梁祝》等中国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有机融入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 润物无声地引领学生将个人成长和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巩固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 五、教学过程实施 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政教育:无论是学生的专业素养、合作意识、社会责任、职业操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还是民族意识、文化自信、奋斗精神、家国情怀、强国使命感等,均非依靠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和灌输而来,而主要是由学生在分析作品、体会作品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探索、分析、思考、感悟而来,并自发转化为努力 学习奋斗、强化专业本领、发展自我、振兴祖国的动力。 (一)本课程主要设计了四种课堂教学环节或活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或活动中,均融合设计了思政教育,具体为: (二)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环节和内容呈现如下: 1.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的主要任务和一般方法 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中各音乐元素(音乐语言、音乐材料、调式、 调性、和声等方面)的分析,划分出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及其次级曲式结构。 2.学习内容及教学目的 学习内容:音乐基本表现手段、音乐作品中常用的主要主题发展手法、音乐语言陈述结构、以及常用的各类规范化曲式结构。这些曲式结构包括一部曲式;单二、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等规范化的曲式类型。 教学目的:以中国音乐作品和西方巴洛克时期以来的经典音乐作品为范例,运用目前已经形成的该学科课程的教学规律和方法,教授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和认识,了解音乐作品一般的共性的创作规律与过程,以提高其读谱、理解音乐的能力,作为学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容,提高其表演和诠释音乐艺术实质的基本素质课。 3.课堂讨论与总结 (1)运用音乐语言的表现手段来分析中外多声部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及和声结构,认识和声表现技法在音乐表现及音乐风格表达方面的作用,从而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2)学习音乐材料陈述及展开的基本手法,能够分析中小型多声部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风格特征等。 (3)了解多声部音乐的结构 要素及形态。认识、理解多声部音乐基本理论及技法的演进与音乐文化的关系。 (4)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多声音乐形态。了解 20 世纪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在借鉴、吸收欧洲多声部音乐基本理论和表现技法,适应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特点方面一些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六、教学考核评价 教学前撰写教案规范且详细,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中教学内容 主次分明、具体,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程考核方案 (包括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考核方法、综合成绩构成)。 (1)考核内容详见课程教学大纲。 (2)综合成绩构成如下:“平时+期中+期末”模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