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中枢神经系统传导路.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共22页大脑、小脑、间脑中 枢传导路模式图复杂反射感觉传导路运动传导路脑干、脊髓简单反射感受器效应器第2页/共22页一、感觉传导路(一)本体感觉传导路—位置觉、运动觉、震颤觉、皮肤精细触觉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ⅡⅠ肌、腱关节、皮肤周围突中枢突薄束核楔束核对侧内侧丘系脊神经节薄束楔束脊神经Ⅲ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脑干各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第3页/共22页丘脑中央辐射 楔 薄束核内外后索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躯干四肢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传导路Ⅲ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 起止内囊后肢行程中线旁下橄榄核之间交叉红核背外侧Ⅱ内侧丘系交叉贯穿斜方体楔束、薄束上肢、躯干上部肌、腱、关节脊神经节ⅠT4~5下肢、躯干下部薄束后根传入神经中枢突周围突第4页/共22页(二)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路1、躯干、四肢②①对侧脊髓丘脑束周围突中枢突脊髓Ⅰ、Ⅳ~Ⅶ层皮肤脊神经节脊神经③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脊髓丘系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肢脑干各部第5页/共22页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躯干四肢痛温粗触觉传导路Ⅲ脊髓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 起止内囊后肢行程下橄榄核背外侧交叉损伤症状内侧丘系的外侧后角ⅠⅣⅤ层Ⅱ脊髓丘脑束(前束)(侧束)上升1—2节段白质前连合交叉脊神经节Ⅰ痛温粗触后根传入神经皮肤边上升边交叉中枢突周围突第6页/共22页2、头面部痛温触压觉传导通路②①三叉丘系皮肤粘膜周围突中枢突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③ 内囊后肢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中央后回下部第7页/共22页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下1/3丘脑腹后内侧核Ⅲ内囊后肢内侧丘系背侧三叉丘系Ⅱ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核Ⅰ头面部三叉神经脊束(深)浅感觉传导路第8页/共22页(三)视觉传导通路①②视锥细胞视杆细胞视神经双极神经元节细胞③视交叉 视束内囊后肢外侧膝状体距状沟两侧视辐射 在视交叉中,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 维交叉,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第9页/共22页睫状N节视觉传导路何国栋视网膜距状沟二岸皮质(17区)内囊后肢Ⅲ外侧膝状体视束双侧动眼神经副交感核顶盖前区视交叉Ⅲ对光反射光视神经ⅠⅡ瞳孔括约肌感光细胞双极细胞节细胞第10页/共22页视野缺损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视野】单眼全盲双眼鼻侧视野偏盲双眼颞侧视野偏盲Ⅲ双眼同向偏盲视辐射视觉传导路及损伤对光反射通路光线第11页/共22页瞳孔对光反射途径: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视网膜 → 视神经 → 视交叉 → 两侧视束 → 上丘臂 →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 瞳孔括约肌第12页/共22页患侧眼健康侧眼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视神经损伤丧失(—)存在(+)存在(+)丧失(—)动眼神经损伤丧失(—)丧失(—)存在(+)存在(+)不同部位损伤瞳孔对光反射表现第13页/共22页二 、运动传导通路(一)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 —— 大脑皮质运动区锥体细胞下运动神经元 —— 脑神经运动核神经元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皮质核束脑神经运动核锥体束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锥体细胞皮质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第14页/共22页何国栋中央前回中上2/3中央旁小叶前部运动传导路中央前回下1/3皮质脊髓束发动随意运动锥体系皮质核束组成起止行程交叉内囊膝内囊后肢 沿途陆续离开锥体束,终止于躯体运动和特殊内脏运动8核。中脑:脚底中3/5皮质脊髓侧束锥体交叉75%纤维脑桥基底部皮质脊髓前束四肢肌躯干肌躯干肌延髓锥体四肢近端肌第15页/共22页1、 皮质脊髓束①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内囊后肢锥体细胞脑干各部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②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躯干肌、四肢肌第16页/共22页②2、皮质核束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上部疑核副神经核①皮质核束锥体细胞(中央前回下部)内囊膝眼外肌咀嚼肌面肌(额肌、眼轮匝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第17页/共22页锥体束损伤症状舌下神经核 核上瘫面神经核 核上瘫口角歪向患侧舌尖歪向健侧面神经核 核下瘫第18页/共22页锥体系锥体束效应器上神经元下神经元痉挛性瘫痪(硬瘫)迟缓性瘫痪(软瘫)瘫痪损伤症状鉴别肌张力锥体束对下神经元的抑制性影响消失腱反射亢进消失反射弧中断病理反射阳性 ( + )阴性 ( – )(锥体束损伤的确凿证据婴幼儿除外)浅反射消失或消失(下神经元不断发放冲动保证肌肉的营养代谢)肌萎缩无 (短期内不出现)出现第19页/共22页维持调节自动 整体姿势(完成无意识习惯性动作)。【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的运动传导路,协助锥体系更好地完成随意运动。特点功能 发生古老。 调节肌张力。多次中继,联系复杂, 形成若干反馈通路。锥体外系可分为 1 皮质—纹体—苍白球系 ⑴ 皮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