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学生讲授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当地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进行世界经济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热点问题、国际贸易发展热点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学习到以下方面的重点内容:(1)全面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2)世界经济的发展现况、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况;(3)世界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最突出的核心问题。 二、典型案例 1.案例简介 (1)本案例内容所属章节为:《当代世界经济(英文版)(第二版)》中的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章节。《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工程教材,“第四篇:中国与世界经济”章节。 (2)所属教学内容:国际分工的产生及其发展的阶段、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主要融入的思政元素:树立学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对经济贸易热点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 2.案例: 本课程2课时的授课内容、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安排如下: (1)导入课程:回顾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的“两条腿”,提出研究国际分工发展的重要性。(10分钟)(学生通过学习通课程资源复习相关内容,学习通选人提问方式互动) (2)教师讲授:①讲授什么是分工?什么是社会分工?什么是国际分工?(10分钟)(PPT展示、板书强调)②为什么会产生国际分工?(10分钟)通过回顾马克思的相关理论,提升学生问题分析的基础理论素养。(学习通选人提问方式互动)③国际分工发展的三个阶段(产业间分工10分钟、产业内分工10分钟、产品内分工10分钟)(PPT展示、板书强调)思政元素融入体现:课堂提问:我国在国际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处于什么样的 当代国际分工——中国所处的地位和角色4分工地位?为什么?(通过学生思考、教师分析上述问题,让学生明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理念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10分钟) (3)课堂讨论任务:讨论题目:(20分钟)(学习通分组任务)思政元素融入目前中国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如何?处于产业链的哪端?新疆棉花事件的起因是什么?国际社会对于新疆棉花的种植加工是怎么评价的?新疆棉花事件引起的经济社会反应都有哪些方面(如:最近娱乐圈的爆炸性事件、服装贸易的变化等)?通过新疆棉花事件,请说明为什么会有“中国威胁论”,为什么我国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作为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大国,其大国责任是什么?大国担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案例成效 通过本节课程中上述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及课程内容的有效设计,实现了以下方面的思政教学成果: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合,提升了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强烈意识,通过主题PPT汇报讨论(新疆棉花事件的起因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了学生间的相互沟通,改变了大学生彼此无交流、相互不联系的普遍现象,融洽了学习氛围,树立了团队意识。在对学生的调研中,学生对本节课程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工具及思政教学的基本反馈有: (1)课程内容设计丰富,线上资源的建设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便于复习和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拓展学习。 (2)讨论需要进行很多的资料查询工作,并要和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商议,虽然存在争论及前期工作分配时的小矛盾,但对于同学间的相处提供了新的渠道,也将思考问题从一开始的不得不回答的被动思考转化为了后来的兴趣调动和主动思考。 (3)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很多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的限制、打压等,也有了想要做好本职工作,用现有理论知识分析时代问题的想法. “课程思政”是一系统工程, 其建设和改革必须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这就要在总结、借鉴已有成功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课程的特点,进而形成适合本门课程的完整教学体系。首先,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对接。其次,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改革,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课后借助慕课、学习通、QQ群、邮件等多维平台,发布调查问卷、知识点练习、单元测试、课程考试、讨论习题等,教师通过对学生历史成绩查询、课前课后资源学习记录、随堂测验分析、互动交流统计等对学生课后练习进行针对性辅导,反馈服务教学过程,实现对学生发展的动态追踪。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