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功能-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ppt

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功能-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 (一)基本形态: 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filament hyphae)构成。 许多分枝菌丝相互交织而成菌丝体。 菌丝呈管状,直径约3-10μm。 霉菌的形态结构 1.按形态分: 霉菌的形态结构 1)无隔菌丝 (coenocytic hypha): 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个核。其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核的增多 2)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 菌丝由横隔膜分隔成成串多细胞,每个细胞内有一至多个核。 隔膜上有单孔或多孔,细胞质和细胞核可自由流通,每个细胞功能相同。 无隔菌丝(A)和有隔菌丝(B) 2.按分化程度分: 1)营养菌丝(vegetatile hypha): 在固体培养基上伸入基内的菌丝。 行吸收养料之功能。 2)气生菌丝(aerial hypha): 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化成繁殖菌丝。 霉菌的形态结构 营养菌丝的特化形态 假根 Rhizopus等低等真菌匍匐菌丝与固定基质接触处分化出老的根状结构,功能为固着和吸收营养 匍匐菌丝 吸器 附着胞Adhesive Cell 附着枝Adhesive branch 菌核Sclerotium 菌索Rhizomorph、funiculus 菌环Ring和菌网Net 匍匐菌丝 孢囊梗 假根 匍匐菌丝 菌索 菌核 气生菌丝的特化形态 子实体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 产结构简单的子实体 产结构复杂的子实体 第 二 章 真 核 微 生 物 的 形 态 和 构 造 第一节 酵母菌 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形态大小 细胞结构 (一)形态大小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酵母菌为单细胞。 形态:因种而异,多呈圆形,卵圆形。也有特殊形态,如柠檬形、三角形、藕节状、腊肠形,假菌丝等 。 大小:宽约1~5μm,长约5~10μm。发酵培养中的细胞平均直径4~5μm. 假 菌 丝: 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产生的芽体与母细胞不分离形成的特殊形态。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二)细胞结构 酵母菌的细胞 结构与其他真核生物基本相同,右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的酿酒酵母细胞结构示意图。 1 . 细胞壁(以酿酒酵母为例) (1)化学组成: 甘露聚糖 蛋白质 葡聚糖 2 . 细胞膜 酵母菌的细胞膜与原核生物的基本相同。但有的酵母菌如酿酒酵母中含有固醇类(甾醇)、VitD的前体—麦角甾醇,这在原核生物是罕见的。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3 . 细胞核 酵母细胞核是由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核膜包裹,轮廓分明)。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4 . 其他构造 1)单层膜包裹的细胞器;含有机酸、盐类、水溶液和水解酶类。 2)调节渗透压;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储藏物质。 3)为细胞成熟的标志。 液泡: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 1.双层单位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中含脂类、蛋白质、少量RNA和环状DNA。 2.其DNA可自主复制,不受核DNA控制。决定粒体的某些遗传性状。 3.生物氧化中心。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二、酵 母 菌 培 养 的 特征 1. 固体培养基 酵母菌的培养特征 菌落特征:大,圆形,光滑湿润,粘性,颜色单调。常见白色、土黄色、红色。 啤酒酵母菌落 2 . 液体培养基 好气性生长 可在液面上形成:岛、环 亦可沉淀生长 三、繁 殖 方 式 和 生 活 史 假酵母(拟酵母):只有无性繁殖过程。 真酵母:既有无性繁殖,又有有性繁殖过程。 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为主) 有性繁殖 繁殖方式 无性 有性 芽殖 产无性孢子 节孢子 掷孢子 裂殖 厚垣孢子 1.芽殖——出芽生殖: 为酵母菌的主要繁殖方式, 形成的子细胞也称芽孢子。 可有多边芽殖、两端出芽、 三边出芽等。 环境适宜时,可出现芽簇、 假菌丝、真菌丝。 菌丝 芽痕 芽体 蒂痕 芽痕:母细胞上的,可有多个 蒂痕:子细胞上的,只有一个 芽殖过程: 母细胞形成小突起(A—D) 核裂(E—G) 原生质分配(H—I) 新膜形成(J—K) 形成新细胞壁(L) 2.裂殖: 借细胞横分裂法繁殖,与细菌类似,如裂殖酵母。 在快速生长期,细胞可以分裂而不分开形成细胞链—假丝。 3.产无性孢子 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掷孢子: 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孢子弹射 厚垣孢子 Candida albicans在假菌丝顶端产生的具有厚壁的孢子 1.子囊孢子的形成过程: 接触 融合 质配 核配 减数分裂形成子核 孢子壁 酵母菌通过两个细胞结合进行有性繁殖,可形成二倍体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3101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禄星动辰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368873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